【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印刷機械行業是保障整個印刷復制行業發展的基礎。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我國印刷業在“十二五”規劃期間要實現大幅度的增長,力爭“十二五”末,全國印刷總產值超過11000億元,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的印刷國和世界印刷中心。印刷市場的快速發展為印刷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而當前的印刷機械制造領域面臨著數字印刷機與膠印機數字化兩大趨勢,在這種環境下國內印企該如何更好的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值得深思。
要完成規劃所既定的目標,我們的道路還相當坎坷艱巨。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除了普遍存在的產業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科研創新能力弱;智能裝備和專用工具工裝不足;配套產品社會化水平低等共性問題外,還有一些行業自身的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高、中、低檔比例不合理。低端設備生產能力過剩,中端設備生產能力基本滿足需求,高端設備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基本依靠進口。
第二,單張紙膠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的比例不合理。發達國家的印刷格局基本為“以卷筒紙膠印機為主,單張紙膠印機為次”。如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實現了以卷筒紙膠印機為主,卷筒紙膠印機主導著整個美國的印刷工業。日本2009年擁有商業卷筒紙膠印機1593臺,卷筒紙膠印機印刷銷售額占整個印刷市場的57%左右。
而我國至今仍然是單張紙膠印機為主,據調查我國2010年僅擁有商業卷筒紙膠印機109臺。可見,我國單張紙膠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的比例不合理,需要大力發展既高效又方便靈活的卷筒紙膠印機,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無論是單張紙膠印機還是卷筒紙膠印機,只生產有水膠印機,而無水膠印機還未被提上議程。無論從無水膠印技術還是從綠色膠印的發展來看,無水膠印機都應該被盡快列入研發范疇。
第四,在靜電成像數字印刷機中,采用膠印方式(即數字膠印機)在國外已經取得很大發展。雖然數字膠印機是我國目前數字印刷的主流設備,但其全部依靠進口。
齊福斌還認為,目前我國少數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舍不得下“血本”,對新技術總想跟在別人后面,“照抄”、“照搬”。
我國印刷設備企業科研投入一般不足4%,遠低于德國印刷設備企業8%的投入,加上我國全國印刷設備總產值還不如德國一個大企業的產值,科研資金不足可想而知。
因此,發展我國產學研聯合及不同企業共性課題的聯合研發勢在必行,當然,提高國家的支持力度也是必須的。
印聯傳媒轉載自慧聰印刷網
相關閱讀:第184期印聯培訓學員分享專題
柯達破產保護與數碼印刷專題
快印店現狀調查專題
快印博物館迎來首批無版燙金設備
2012蘭州廣告標識及LED光電照明展覽會成功閉幕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專項調查凸顯印刷弊端
奠定數字印刷市場地位 惠普發布戰略公告
中國將成為高速噴墨印刷市場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