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三巨頭BAT三個創始人中,一個出生在中原大地,具備了晉商所留下的所有特色:專注、連續、低調、保守;一個出生在中部,具備開放式思維。一個出生在祖國最南方的珠三角,其思想中充斥著生意人的思維,做事情率性而為,其企業文化就是賺錢。

前一段時間,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個說法,就是要當老大必須是天蝎座才行,理由是BAT三大巨頭中,李彥宏和馬化騰都是天蝎座。不過,馬云可是天秤座(這好歹也給老冀一點安慰)。最近有位互聯網的朋友給老冀投了一篇稿,這位朋友另辟蹊徑,從地域的角度來看巨頭們的風格,大家看看他說的是否有理。
為什么百度在北京、騰訊在深圳,而阿里巴巴卻在杭州?借著這樣的思考,我想談談BAT中國互聯網三巨頭的經營理念和地域文化對創始人的影響。(鈦媒體注:還可參考此前鈦媒體文章:《互聯網三城記之:阿里巴巴為何選擇杭州》)
從地域分布上來看,這三家企業一個坐落在環渤海經濟圈,創始人是北方人;一個坐落在商業繁華的長三角經濟區,創始人出生于長三角;另一個坐落在思想開放、創新活躍的珠三角,其創始人也生于此。
從地域分布的角度看這三家企業和他們創始人的關系,不僅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在他們身上的烙印,更能看到他們所在區域的商幫文化對他們的影響。
三個創始人中,一個出生在中原大地,具備了晉商所留下的所有特色:專注、連續、低調、保守;一個出生在中部,具備開放式思維。一個出生在祖國最南方的珠三角,其思想中充斥著生意人的思維,做事情率性而為,其企業文化就是賺錢。其實用一句話分別總結這三家企業:阿里巴巴是一張網,百度是一條線,騰訊是一個中心多個點。
最近這三家公司都非常火,尤其是最近百度收購了91,這次收購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個巔峰,估計以后很難再有超過這個價格的并購了,除非是百度把360收了,或者是騰訊控股了小米,當然這都是玩笑了。這次百度收購91把整個中國互聯網上的收購潮向前推了一把,這次的收購徹底點燃了人們的神經,前不久阿里收購的企業,騰訊的收購案都被翻了出來。
投資策略
阿里近兩年投資了美團網,丁丁優惠,高德,微博,窮游,陌陌、uc等企業,有人說阿里是蜻蜓點水,貌似哪個投資都沒有深入進去,但是全部是圍繞信息流,支付流和物流這三個流編織的網而展開。
再看百度的投資,不管是去哪兒,愛奇藝還是10年前的hao123,點心、千千靜聽(雖然已經沒有多少用戶了),包括最近熱點91無線,百度的投資策略更多的是圍繞著流量展開,百度的投資都是控股型、甚至是全資收購,無一不顯示出百度的占有欲和王者思維。
我們再看看騰訊的投資對象:熱酷、Riot、網域、游戲谷、同程網、 好樂買、柯蘭鉆石、高朋、易訊、藝龍、樂蛙科技、買賣寶科技、金山軟件、 華誼兄弟、Discuz、財新傳媒等,不只在國內進行投資,還涉足俄羅斯、日美韓、東南亞等國家,甚至企鵝還做起了lp,通過這些被投資的企業可以看出騰訊的投資策略貌似是全面開花,除了一些作為戰略方向的防御、阻擊之外,更多的是率性而為。
經營策略
說完三家企業的投資策略再看這三家企業的經營策略。
馬云在阿里巴巴的整個經營策略就是兩個字:整合,即在馬云的帶領下,阿里巴巴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面基礎工程由阿里巴巴來提供,大家在這個體系內進行有效協作,可以說阿里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與其說淘寶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不如說馬云為阿里巴巴打造的這個商業生態系統才是這個系統真正的核心。
馬云真正想做的事情,就是構建一個生態系統,大家無論是定位為大象,還是定位為螞蟻都要在這個生態系統里面生存,既然生存就要服從這個生態系統的規則。馬云在搭建好了這個天網生態系統之后立刻去打造了另外一個生態系統:更大的國家級的基礎工程地網。
再看百度的經營策略,依舊保守。在李彥宏的世界里,只要是有流量能做的事都是自己做,能讓用戶留在自己地盤上的時間越長越好,包括在垂直領域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流量就盡可能地不對外流出,所以百度一開始就圍繞著自己流量好好地玩,在PC端,百度打造了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百度貼吧,中國80%的流行詞匯誕生在這里;百度百科在普通群眾眼里就是官方解釋的代名詞;百度知道是一般人獲取答案的第一途徑;百度文庫是國內獲取一般文檔材料的第一選擇;地圖、翻譯……百度注重流量的專一性和連續性,從技術思維出發,流量為王。
當自己做的不夠好,或者第三方公司做的事情會影響到百度的核心——流量的時候,百度才會出手,并且百度出手的底限是控股,最好是全資收購。
最后我們看看騰訊的策略,騰訊的策略跟百度看起來很像,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從來不收購,就像大家一直在說騰訊是抄襲之王,其實深刻研究騰訊經營策略,就是四個字:產品為王。
不能不說騰訊公司有中國最牛的兩個產品經理,10年前的馬化騰做了一個NB的產品QQ,這款產品在造就騰訊的輝煌的同時,也掩蓋住了另一個NB的產品foxmail和他的產品經理張小龍,所幸的是張小龍在十年之后攜一款中國互聯網產品史上最爆款的產品微信又回到了大眾視野。
騰訊雖然被戴上了抄襲大王的帽子但是細研究騰訊的每一款產品都可發現其創新的部分,尤其是在用戶體驗上面,每款產品都做到了極致。雖然是抄襲,但是每款產品都做的比原創在某些核心功能上更突出,就拿騰訊的看家產品QQ來說,QQ的文件傳輸功能不知道優于MSN多少倍。舉個小例子,MSN或者其他即時通訊產品在進行文檔傳輸的流程是這樣的,北京這邊跟上海那邊進行文檔傳輸,就是靠北京和上海進行傳輸。但是QQ是這樣做的,在傳輸過程中,QQ會首先檢索上海或附近有沒有同樣的文檔在傳輸,如果有,直接從上海傳給用戶,而不是從北京傳輸過去, 僅僅這一項用戶體驗就優先其他很多。
在PC端騰訊的策略其實就是沒有策略,只不過是有了QQ這個超級入口,才讓我們所有互聯網需求基本都可以通過這個入口獲得,可怕的一站式服務也只有騰訊在中國做到了。聊天用QQ;郵箱有QQ-mail,而且明顯優于國內大部分郵箱服務;社交有QQ空間,在人人網用戶流失的情況下,QQ空間堅挺依然;門戶有騰訊網,這個最初依靠QQ彈窗成長起來的門戶最終訪問量超越了新浪;騰訊微博也是因為有了QQ的支撐,最后能夠堅持下來。
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組織流程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創始人的性格特點則決定了企業的特點,地域文化特色對人的性格特點及其經營管理理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潮汕商人的馬化騰和他的同鄉中國前首富黃光裕的經營投資哲學,甚至和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投資經營理念有頗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率性投資,從點出發,進行多元化投資。
晉商典型代表李彥宏和晉商投資理念更是如出一轍,圍繞產業鏈做文章,這個在《喬家大院》中尤為突出。
作為浙商的代表,馬云的經營哲學和投資理念是整合思維,從開始聚起十八羅漢到整合幾十萬的中小賣家上淘寶,全部是整合思維。
從這三個人背后的商業環境和其創造的企業文化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對企業經營管理起著決定性作用。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