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10幢3D打印小屋在上海亮相,這些建筑經一臺大型3D打印機層層疊加噴繪而成,外觀上與傳統的鋼筋水泥建筑物并無較大差異,這再次掀起國內3D打印技術熱潮。

據了解,目前浙江省的3D打印產業走在全國前列,2013年帶動相關產業近100億元。
不過,浙江省3D打印產業聯盟表示,國內3D打印行業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3D打印產業如何實現從小眾走向大眾,真正成為顛覆傳統制造產業,成為當下值得思考的時代命題。
國內3D打印目前主要運用于三大領域
“目前,3D打印主要運用于軍工零件、生物醫療、工業制造三大領域。”3D打印技術的領軍企業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黃賢清說。
具體來講,軍工零件和工業制造在國內已得到廣泛運用。“之所以這兩大領域的運用最迅速,還是由其特性所決定的。”黃賢清分析認為,3D打印產品速度快、一體化成型的特點適合小批量、成本要求低的行業。
相對來說,由于打印材料的標準要求高,因此國內在生物醫療上的運用主要在醫療儀器方面。杭州先臨三維就曾生產出牙齒三維掃描儀上的零部件。
“從國內情況來看,3D打印產業主要分為兩大群體:以北京、陜西為代表的學院派和以浙江、廣東為代表的企業派。”黃賢清說,3D打印在北京、陜西起步較早,已在多個領域均有建樹。例如西安交通大學,早在10年前就已經在銷售成套的打印設備。
然而,3D打印要實現市場化還需要企業來推動。2013年是浙江省3D打印產業發展的元年,全省與3D打印相關的企業達到50多家,涉及到裝備、材料、軟件、應用服務不同層面。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目前3D打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有了一定積累,但仍存在一些詬病。浙江省經信委副主任鄧國強認為,浙江省的3D打印產業擺脫不了“小而散”的局面,大部分企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企業間需要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示范應用、市場開拓等方面深入合作。
零件生產、家庭教育消費、個性化定制將成行業突破口
“像互聯網一樣,作為新事物出現也曾一度被否定。”黃賢清分析說,3D打印的出現具有時代背景,當下人類社會已進入到信息時代,3D打印是符合時代的制造工藝。同時,這也是個產能過剩的時代,產品不再局限于追求規模,個性化、定制化將成為趨勢。
“目前國內3D打印技術與國外并無太大差距,關鍵還在于3D云數據庫的建立和機器性能的提升兩方面。”在黃賢清看來,3D打印的發展已進入第二個階段,零件生產、家庭和教育領域消費、個性化定制將成為該行業的突破口。例如零件生產,通過3D打印機批量化生產、打樣,能幫助企業節省在人工、廠房方面的成本。
“2014年3D打印將走進家庭和學校。”在先臨三維的產品中,一臺普通的家用型3D打印機價格在萬元以下,未來建立3D云數據后,大量的3D數據能為3D打印的普及提供實現的可能性。據了解,為了加快3D打印技術的普及,5月底,先臨三維、銘展網絡等多家企業將進行3D打印機走入校園的捐贈活動。
此前,溫州某鞋廠曾試圖走產品個性化路線,但以失敗告終。黃賢清認為這正是由于該鞋廠所采用的傳統工藝無法滿足個性化產品的要求,而3D打印工藝能根據個人需要,選擇不同的材料、機器設備,真正實現個性化定制。
據了解,浙江省去年還成立了3D打印產業聯盟,首批成員達到40多家。在該聯盟的規劃中,下一步將建設覆蓋全省的3D打印服務平臺,年服務企業預計超過3000家,帶動相關產業近300億元。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