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印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抽縮,麻點,凹坑,厚邊,剝皮等印刷故障,認清楚故障,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減少印刷品的報廢率。
故障一 抽縮
印后產品表面墨膜回縮,使印面較大的地方裸露出承印物表面,這種現象稱為抽縮。這是由于印刷油墨對承印物潤濕不良造成的。如承印物表面含有油污、塑料表面及含有表面防劃助劑過多的電沉積印刷油墨表面等,使印版不通心或偏心、前進方向抽縮(縱向上沒有),常常造成部分縮線(斷裂)。
預防措施:印刷前要對承印物表面進行嚴格除油處理,并選用表面張力較低的專用印刷油墨。
故障二 麻點和凹坑
由于印刷油墨的濕墨膜沾附了異物粒子,這些異物粒子在濕墨膜上展布,排斥四周油墨而形成凹坑狀,又稱為“凹穴”。觀察可明顯看到凹坑的中央有異物粒子存在,又稱“麻點”。這種現象一般不會顯露承印物底材。
預防措施:控制環境,提高潔凈度,保證溶劑或稀釋劑的純度,無異物。
故障三 厚邊
在印后墨膜邊角特別厚,成品看上去猶如鏡框,稱為“厚邊”。這是由于邊角上濕墨膜溶劑揮發比其它位置快,造成該處油墨濃度過高,溫度低于別處,形成高表面張力區,使鄰近的油墨流向邊角,加厚了該處的墨膜。
預防措施:改善印刷油墨的觸變性,降低印刷壓力,也可加入適量的流變助劑
故障四 剝皮
如果紙張表面涂層連接強度差,印刷過程中表面就可能出現局部剝落、揭皮的現象,進而污染甚至損壞橡皮布;而頻繁地清洗和更換橡皮,又導致印刷效率與質量下降。同時,剝皮也是橡皮布表面失去彈性的主要原因。
此圖顯示:因油墨的分裂力比紙張的抗撕裂能力大,或紙張連接涂料及膠的質量低下而導致的剝皮現象。
解決方法:
• 使用稍軟的油墨
• 降低油墨的粘度(加調墨油)
• 正確設定印刷機,使之正常運轉
• 稍提升墨輥溫度(恒溫系統)
• 降低印刷速度,可減小剝離力
• 選擇釋放特性好的橡皮布
• 選用優質紙張
印聯傳媒轉自慧聰網
相關閱讀:2012惠寶快印、印刷、廣告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北京站成功舉辦
快印客旗下個性印品網站——印吧部落全新上線
第191期圖文快印企業精英教練營走進北京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火熱進行時
2012圖文快印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濟南站隆重舉行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簽約儀式在滬舉行
風雨無阻:2012快印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倍受關注
2012快印、印刷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上的創意演講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