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現如今,不管哪個行業(yè),在保證質量最優(yōu)的情況下,怎樣省時省力省錢,我相信是每位boss都高度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關于怎樣提高印刷效率的方法。

首先,讓設備提高開機率才是硬道理
減少印刷機調機時間是提升印刷機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假如每天每臺印刷機做20個訂單,每次換單時間在20分鐘,那么每臺印刷機一天就要換單停機高達400分鐘。若能做到換單只需10分鐘,就直接節(jié)省了200分鐘時間,效率直接提升50%。
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合理地安排從印刷前準備到現場調試、人員分工等一系列工作。只有讓設備提高開機率才能達到效率提升50%的目標!如何做到呢?
其次,做好印前準備工作,事半功倍
先來談下印前準備工作中需要重視的點滴細節(jié)控制之處。印前準備我們需要準備些什么?如何保障準備到位呢?
1、準備印刷機所需要油墨
領取油墨,檢查油墨的PH值、粘度、色相是否符合標準。因PH值控制印刷對紙張的吸附力,尤其是做網點疊印最為突出。假如你PH值調整是前一個紅色PH值設為9而后面疊印色藍色PH值設定為8,這樣疊印出來的效果就是藍色蓋不住紅色,疊印效果就會差。同樣粘度是控制印刷品質最關鍵因素之一,粘度過高會出現印刷不清晰,脫墨等現象,所以一定要檢測。不檢查色相,上墨發(fā)現不對后再清洗油墨,就會損失2公斤的油墨及花費最少15分鐘左右停機換墨。查看印刷生產排程后,安排人員去領當天需要使用的油墨并放置到現場車間。上機前先攪拌油墨,然后上墨循環(huán)生產。
2、準備印刷機所需要的印刷版
在印刷過程中常常出現印刷版上機后發(fā)現印刷版不對或發(fā)現印刷版磨損導致不能印刷情況,從而造成換單停機。每次會導致30分鐘的停機浪費及每次清洗油墨的浪費最少也是2-4公斤墨量。那如何來克服此類狀況發(fā)生呢?
(1)版房人員按照生產排程單拿印刷版,送至印刷機。
(2)拿版人員先對印刷版進行基礎檢測,如文字是否正確。
(3)檢查版面是否有污跡或磨損等,再送到機臺并核對印刷版號是否正確。
3、紙板準備
在印刷過程中,印刷版、油墨都上機了,發(fā)現紙板沒有出來,而導致機器換單洗墨,這類事情時而發(fā)生。
1、首先查看紙板是否已經生產出來,避免印版等掛好卻沒紙板印刷現象。
2、按生產排程,梳理所需要生產紙板的排序。
總結:以上三方面如能做到,現場停機時間將會減少20%。只有在細節(jié)上控制好,才能逐步提升印刷機效率。
再者,同步管理內外任務提升50%印刷機效率
1.內部任務
通常四個人一臺設備,1號為機長2、3、4號為副手。
(1)我們往往發(fā)現,上一個單子結束后,員工都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就是在那等待或等機長指令。所以我們需要減少上單停機后打開機器前的銜接時間,這樣才能達到縮短準備時間效果。
(2)上單結束后,設備停下來我們員工常常反復找工具拿工具,做重復的動作。我們必須要減少機器打開后,1、2、3號員工反復進出機器拿工具的時間,動作減少重復則時間就減少了。
(3)常規(guī)操作中,一般是把上一單印刷完畢后,把前一個單子版墨清洗了再去找印刷版,這個環(huán)節(jié)會浪費1-2分鐘。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提前準備好要更換的印版、襯墊及油墨,放置到所需要更換的印刷單元。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2分鐘的時間。
(4)調整下個工單的工藝參數非常重要,要按工藝卡片上的數據記錄進行調整,杜絕上機后再進行調整。此項具體操作標準可查看一片試機相關微信。
總結:按上述操作大致可以節(jié)省4-5分鐘,也就是一天20單子也就節(jié)省了100分鐘時間,提升了20%的效率。
2.外部任務
外部任務是在設備生產紙箱過程中可以執(zhí)行的活動:準印刷版,油墨或上墨等工作事項。
1、上單結束后,我們應該迅速清理進紙部并開始進行調整,拉走上單印刷品,調整堆碼機準備托盤。
2、我們需要盡量利用4號員工完成外部事件。只有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流程,才能減少等待時間。
責任編輯:魏盼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