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據統計,2014年一~二季度產品銷售收入增長企業27家,占44.3%;下降34家,占55.7%。分析下降企業情況,“三多”是其主要特點。即,“國有企業多”,12家國有企業里,9家下降,占75%;“大型企業多”,銷售收入在5000萬以上的大型企業約90%都不同程度下降,降幅較大的企業主要有:上海印包下屬公司、北人、天津長榮、大族冠華、精密達、江西中景、上海華太等,這些企業的下降數額,其他中小型企業的盈利難以填補;“多色機企業多”,10家生產平張紙多色膠印機企業中,除了江蘇昌獉N、北人和青島瑞普外,其余7家均下降。

受市場銷售不利影響,全行業利潤總額創造水平相當低,虧損企業和利潤下降的企業數高達38家,占62.3%,創歷史“最高”水平;贏利企業僅23家,占37.7%。其中,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雙增”的中型企業共11家,占64%,是“雙增”主力軍。
從新產品產值和出口交貨值來看,2014年一~二季度的8項指標中,實現新產品產值171091萬元,較同期169027萬元,增長1.22%;實現出口交貨值32419萬元,較同期28442萬元,增長13.98%。這兩個數字的增長,從某種意義講,國際經濟復蘇和產品轉型升級帶來了國外市場需求的增加,從而更堅定了我們未來創新技術,提升產品檔次的信心和爭占國際市場的雄心。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受企業銷售不旺影響,一~二季度的各項效益指標均不佳,特別是總資產貢獻率幾乎只達到國家要求標準的30%,相應成本費用利潤率也只達到40%多一點兒。由此不難看出,企業經營難度極大。盡管企業間激烈的市場競爭從未停止過,競爭手段也仍然沿用一貫的薄利多銷方式,但這種惡性競爭無法帶領印機行業順利過“冬天”,只有通過全面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才能一掃籠罩在行業上空的陰霾,順利“越冬”。
從全行業轉型升級情況來看,以下幾個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已經初見成效,并走在同行前列,他們的先進經驗值得借鑒。
由此可見,印刷機械行業仍未走出“寒冬”。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