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隨著近年數字印刷市場的蓬勃發展、數字技術的不斷完善,數字印刷市場正在逐步成熟與擴大,數字印刷技術已經基本成型,數字印刷的解決方案逐漸趨于完善,2013年我國數字印刷實現產值103億元,占印刷總產值的比重首次達到1%。
印刷,按流程分為印前、印刷和印后。其中印后,是指對印刷的半成品進行進一步加工處理,使之在裝訂、外觀、平整度、防偽、包裝等方面得到加強或美化。
隨著近年數字印刷市場的蓬勃發展、數字技術的不斷完善,數字印刷市場正在逐步成熟與擴大,數字印刷技術已經基本成型,數字印刷的解決方案逐漸趨于完善,2013年我國數字印刷實現產值103億元,占印刷總產值的比重首次達到1%。
但在中國數字印刷發展進程中,銷售數字印刷設備的廠商都會發現,國外印企采購設備都是按照解決方案全套采購,而國內除了少數財大氣粗的企業外,大多數印刷企業僅買印刷系統部分,即便標配的騎馬訂、折頁、分頁系統和可變數據解決方案、色彩管理系統,也基本不用。
究其原因,一是配件貴,一顆釘子收費0.15元,用不起;二是人工便宜,多用幾個人也就解決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印刷生產相關耗材、租金成本的持續上漲,印后加工從人海戰術向機械化、自動化方向轉變。這樣的轉變使印后加工技術得到了迅速提高。印后加工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印刷企業的決策者所重視,印后加工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的觀點得到越來越多印刷企業的認可。原新聞出版總署組織制定的印刷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到“十二五”期末,以數字印刷、數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數字化管理系統為重點,在全行業推廣數字化技術的工作。
“一切能被數字化的終將數字化,印刷也不例外。”自信息技術開創了人類數字化道路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全球商業活動和社會生活數字化、網絡化、無線移動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最新一輪以PC互聯和移動互聯為主體的IT變革,在印刷業已呈現出效果。印刷數字化歷程從數字化印前到數字化印刷、數字化印后一直漸進地發展了幾十年。從電分機高端聯網到照排機、直接制版機、數字印刷機,到目前的數字化印后,IT技術極大地豐富了印刷的發展歷程。如果說網絡印刷是趨勢、互聯網思維是趨勢,那印刷中、印、后環節的數字化也必然是趨勢,而且勢不可當。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