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進入8月,史上最嚴版權令已經生效,在優質內容稀缺的行業背景下,版權政策的收緊讓部分網絡電臺面臨生存挑戰。

史上最嚴版權令生效 網絡電臺面臨生存挑戰
對網絡電臺而言,2015年是尤為波折的一年。從4月起,網絡電臺輪番上演下架鬧劇,而7月初國家版權局的一則通知則讓網絡電臺徹底告別野蠻生長時代——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各個網絡音樂服務商在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行業洗牌加速
版權問題一直是套在網絡電臺上的緊箍咒,在網絡電臺興起初期,不同方式的內容搬運成為網絡電臺招徠用戶的常用手段。
但隨著版權監管收緊,此前的擦邊球打法已經無效,爭奪優質版權資源似乎成為網絡電臺的制勝關鍵。
目前,主要網絡電臺玩家均有不同程度的版權布局。蜻蜓FM擁有有聲小說版權商央廣之聲的版權;考拉FM與酷聽聽書合作擁有更多長音頻版權;而7月21日,喜馬拉雅更是與閱文集團達成排他性版權協議:閱文集團目前旗下擁有QQ閱讀、創世中文網、云起書院、起點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知名品牌,無論是在內容和產品的數量、質量、人氣、影響力還是價值上,都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在網絡電臺行業,蜻蜓FM市場份額為23.2%,考拉FM電臺占比16.1%,喜馬拉雅聽書占比14.5%,三家共同占比達到53.8%,超過整個市場的一半。而隨著版權之爭塵埃落定,獲得優質版權的玩家或將得以建立內容壁壘,提升競爭優勢,網絡電臺的行業格局也將迎來洗牌。
對于獲得版權資源的網絡電臺而言,如何利用已有資源建立競爭壁壘,打破模式困境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對于沒有獲得優質版權資源的網絡電臺而言,如何活下去,或許是更緊迫的問題。
版權困境下PGC是解藥?
在優質內容稀缺、有限的優質版權已被瓜分殆盡的背景下,PGC(專業內容生產)成為網絡電臺的另一選擇。
7月29日,蜻蜓FM宣布打造其PUGC戰略下的“聲態圈”,通過邀請傳統電臺主持人、專業聲音玩家,以及自媒體KOL專門為在線制作內容,確立清晰版權與商業合作模式。
考拉FM則在今年開始進行PGC+UGC的轉型,扶持非專業主播,推出人人都可直播的功能。而喜馬拉雅盡管獲得了強勢版權,依然在近日推出PUGC戰略。
蜻蜓FM CEO楊廷皓曾表示,“中國的內容視頻方非常分散,美國只有四個電視網,中國每個省都有一到數個上星頻道,造成的結果是一個平臺很難聚合大部分的內容。因此,根據中國經歷的視頻音頻行業發展歷程,“可以推斷出PUGC是音頻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PGC已經成為網絡電臺繼版權之后的另一重要選擇,但PGC是否為救命良方尚不能給出肯定答案。一方面,PGC如果過于專業就容易做出不接地氣的高冷內容;另一方面,PGC門檻高,酬金或版權費用也會成為電臺的成本負擔。
而在競爭日趨激烈、內容爭奪日益白熱化的趨勢下,暫停排名戰、專注內容本身,打破目前的同質化狀態或許為破局的契機。
責任編輯:魏盼盼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