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技術創新永遠是推動一個行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打印機技術也不例外。其中,針對循環紙利用的技術正是業界研究的重點之一,目前該類技術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對墨水或碳粉進行脫色操作,遮蔽或者模糊原有的墨跡,以及通過附著、刻蝕、光作用或者化學作用去除墨跡。針對不同的打印原理進行相應去除墨跡技術的研究是當前一大熱門。
人們難免有言行不一致的時候。比如我們流行說要環保,但事實是,每間辦公室里廢棄的打印紙卻沒有什么減少的跡象。
這些紙張中,除了有一部分你可能下次還用得到,更多的則是在看過一次或者一個會議之后就被扔掉了。一些節約一點的公司會將“兩面打印”作為一項工作中的規定,可這多少總會有些麻煩。
但如果把打印機變成“鉛筆”和“橡皮”,讓一張打印紙可以重復使用,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其實這正是劍橋大學的幾位學者最近幾年一直在琢磨的一件事,他們已經從打印的最后一個環節上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已經得到普遍使用的激光打印機,其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定影”。在這個過程中,紙張經過有著較高溫度(約200攝氏度)的高壓定影熔化裝置,將碳粉固定在事先形成的靜電圖像上。
如果能將這一過程來一次逆向的實現,那么一張打印紙就可以重復使用了。
“現在我們可以發射一束激光,它將會打擊碳粉薄層并對其高溫加熱,直到碳粉蒸發了為止。”DavidLeal-Ayala說,他是劍橋大學幾位研究這一技術的學者之一,最早從2011年起著手這項工作。
經過實驗,他們發現了特定類型的激光,可以利用它使打印紙上的碳粉蒸發,還能將能量等級控制在不損害紙張纖維的程度。他們自己把這種技術叫做“Laser Unprinter”。
使用激光來消除墨跡并不是Leal-Ayala的首創。在此之前將近20年的時間里,想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技術專利超過了100種,它們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對墨水或碳粉進行脫色操作,遮蔽或者模糊原有的墨跡,以及通過附著、刻蝕、光作用或者化學作用去除墨跡。但直到現在,真正能實現商用的幾乎沒有。
Leal-Ayala的博士生導師Julian Allwood發現,在這個領域里許多過去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專利的層面,并沒有提供研究成功與否的細節報告。而他們能找到的最近的提供細節的相關文獻,來自于藝術品修復這一并非大眾所了解的領域。
Leal-Ayala在查找過去的試驗記錄時總結出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包括紫外線(UV)和紅外光(IR)在內的一些不可見光,雖然能起到消除墨跡的作用,但它們也會對紙質本身造成損害。
現在他和他的同伴沾上了激光技術進步的光,可以進一步拓寬光源的選擇范圍。紐倫堡光子技術研究所為他們提供了場所,試驗了另外10種不同的激光,囊括了不同的波長,而實驗的材料采用的是佳能(微博)的打印紙和惠普(微博)的激光黑色碳粉。有兩種可見類型激光—波長分別為1064納米和532納米—最后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有點遺憾的是前者會讓紙張微黃,后者則會造成紙張黏合度的損失。
權衡之下,Leal-Ayala認為波長為532納米的激光是目前最為理想的選擇。它是一種綠光,當它照射到紙面上時,深色的碳粉會被吸收并加熱,對紙張纖維的顏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蒸發成氣體的碳粉能通過一個專門的過濾裝置收集起來。
現在它的最大局限是還無法保證紙張重復使用的次數,一般情況下,它可以被擦掉重復打印3次。
“研發這個技術的主要目的是要減少紙張和印刷業所造成的碳排放。”Julian Allwood表示。他現在的另一個身份是劍橋大學工程系低碳材料工藝小組的負責人。他自己估計,采用這種“去打印”技術后,將比廢紙回收過程減少約52%至79%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最好的情況下,總的碳排放量可以只有回收過程的1/20。
現在他們需要做的是將這一技術真正完善,并且投入商用。據Leal-Ayala估算,目前一臺樣機的造價大概需要3萬美元,而現在普通的激光打印機的價格大概在160美元左右。如果僅從這個數字看的話,這大概算得上一臺“天價”打印機。
但這樣的計算,是基于目前這種激光打印機采用的是商用半導體激光發射器,按照能夠去除墨跡的激光參數標準,還得依靠實驗室里的器材。如果這一技術能夠得到改進,主要是使激光發射器的成本降低,比如降到2.4萬美元,這是目前大多數采用廢紙回收的公司每年的平均花費,對這些公司來說已經稱得上劃?算。
對于那些打印機廠商而言,“可消除的打印技術”一直是它們所看好的市場機會。東芝(微博)公司早在2003年就開發了一種名為“e-Blue”的專利除墨技術,它是一個特殊的加熱器,最多可一次放進400張A4的打印紙,在經過2個小時的加熱和1個小時的冷卻之后,出來的紙張就可以重新使用了,每張紙至少可重復使用5次以上。
但東芝的這一技術全程需要使用它們自己的一款藍色碳粉,并且因為所需時間太長,這個技術沒有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同。到2010年,東芝更新了這個技術,消除碳粉的時間有所縮短。在日本,它的e-Blue外加設備售價是6.5萬日元(約合800美元),但也仍然需要與東芝的一款e-Studio182激光打印機捆綁銷售,總價是65萬日元(約合8000美元)。
Julian Allwood則希望能在這樣的技術之上更進一步。“我們的目標是研究出一種能夠對多種類型的碳粉和打印紙都起作用的方法。”Julian Allwood說。他承認至少目前來看,離正式商用還需一段時間,因為高端激光器的價格暫時還無法下降得那么快。但他同時表示,目前已經開始與一些打印機生產商進行接觸。
這類技術也的確有可能成為未來打印機生產商們爭奪的目標。畢竟從市場一貫的經驗來看,那些“通用”型技術往往能夠獲得更順利的推廣。
印聯傳媒轉載自科印網
相關閱讀:第187期印聯培訓分享專題
快印 廣告 印刷中小型企業戰略發展暨精細化管理巡回研討會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
印刷企業嚴格管控生產 應對安全生產月
德魯巴2012推動惠普訂單量再創新高
印刷“云”正引發行業新轉型
功能印刷開啟印刷創新新篇章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