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每逢歲末年初,都是臺掛歷銷售的黃金季節。2012年年底,隨著“八項規定”等系列反腐禁令的落地生根,當年的臺掛歷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讓從業人員哀嘆“以前接訂單接得手軟,現在收退單收得想哭”。浙江是“中國臺掛歷之鄉”,占據著國內臺掛歷市場80%以上的份額。義烏則是浙江地區規摸最大的臺掛歷商品的集散地。在經歷過幾年“寒冬”后,如今浙江的臺掛歷行業情況如何?
近日,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寒冬”背后,更多的臺掛歷企業通過調整策略、發揮優勢、轉型升級,逐漸在尋找出路。而專家表示,陣痛之后市場將回歸健康理性,商家如果想繼續生產贏得市場,就要在文化創意方面多下工夫,走平民線路。
中央禁令引發臺掛歷退單潮
浙江省義烏市陽光小區內有幾條相錯的街道,街道上密集地集中著掛有“臺掛歷”字樣的門面房,這里和相隔不大遠的長春小區和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一起,形成了浙江地區規摸最大的臺掛歷、年畫商品的集散地。有人稱這里是“臺掛歷一條街”,入駐的經營戶也大多有些年頭,今年65歲的丁佩存就是其中之一。
丁佩存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臺掛歷生意的,后來在陽光小區租了間40多平方米的小店面。從代銷一款風靡大江南北的“金陵十二釵”畫卡開始,到自己開廠,設計、制版、印刷一條龍服務,這家老字號也是丁佩存賴以驕傲的事業。
丁佩存說,上世紀90年代,臺掛歷的利潤大約高達30%左右。30多年,一切都顯得那么順利:穩定的市場、紛至沓來的訂單和熟悉的生產銷售模式,還有子女的幫忙,這些讓他相信,小店面有著大活力。
然而到了2012年年底,一切都變了。
臺掛歷市場的突然蕭條,讓包括丁佩存在內的所有臺掛歷企業主都沒有想到。2012年10月31日,中紀委發出《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嚴禁用公款購買、印制、郵寄、贈送賀年卡、明信片、年歷等物品。
短短幾天,一紙官方通告猶如給國內的臺掛歷市場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彈,經營戶們滿臉愁云,不知所措,甚至有人哀嘆?“以前是接訂單接得手軟,現在是收退單收得想哭”。
“當時消息一出來,和我們達成協定的單位陸續出現取消合同、退單情況,倉庫里壓了幾十萬元的貨物,根本處理不掉。”回憶起3年多前的那個冬天,丁佩存記憶猶新。在反腐風暴前,國企機關單位很喜歡用臺掛歷當福利或者禮品。但往年此時本該賺得盆滿缽滿的商家,如今只能對著“一倉庫臺歷成廢紙”無奈嘆息。
義烏市文化禮品行業協會會長金景喜介紹,來自各地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金融機構的訂單,約占當時義烏年畫掛歷用品市場份額的1/3。而那次退單潮,讓當地的100多家企業,損失達上億元人民幣。
同樣被退單潮攪得寢食難安的還有溫州四洲印刷有限公司的老板蔡步棉,作為蒼南金鄉鎮最早從事臺掛歷的老板之一,今年50歲的蔡步棉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但這是他感到最無力的一次。“車間內臺掛歷印制機器全部停工,倉庫里的臺掛歷堆得好似小山,大約有120多萬本,價值500萬元左右。”
浙江省蒼南縣被稱為“中國臺掛歷之鄉”,而在面積40多平方公里的金鄉鎮,有著200多家臺掛歷生產企業和個體戶,他們占據著國內臺掛歷市場80%以上的份額,其業務量幾乎50%以上來自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
“退單、取消合同的,主要是黨政機關、工會所訂的作為新年慰問品的臺掛歷。”以蔡步棉為例,他家近一半的客戶是某地的煙草局、銀行、保險公司等。
記者從蒼南縣臺掛歷行業協會了解到,當年該縣90%以上的臺掛歷生產企業陸續出現客戶取消合同、退單情況,生產企業損失2—3億元。
采訪中,商戶們普遍堅定支持反腐,但并不避諱聊起反腐對生意的打擊。“按照掛歷行業的常規安排,春天廠家開始設計、打版,七八月份接收訂單,而到了十月份基本已印刷完畢。”突如其來的退貨潮,沒有緩沖的余地,讓丁配存直言自己很“受傷”。“因為臺掛歷上面清晰印著某某單位等客戶的抬頭。對方一旦退掉訂單,這些印好的掛臺歷就變成了沒人要的‘廢紙’”。
陣痛倒逼臺掛歷企業轉型
“現在國有單位的業務基本上沒有了,剩下的客戶只有私人企業以及個人散客。”在蒼南縣臺掛歷行業協會會長陳邦景看來,賣臺掛歷是薄利多銷,一旦量少了,就賺不了多少錢。此外臺掛歷生產季節性明顯,每年過完元旦就基本沒生意了。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也不止一次聽到商戶“賣不動”的訴苦,看到生意冷清客流稀少的店鋪,但同時也能發現提早轉身而嘗到甜頭的企業。比如,蒼南縣開峰紙塑制品有限公司在這波”退單”潮中就未被影響。該公司負責人說,從中央發出“八項規定”的時候,企業就意識到不能再過分依賴公款消費,而是挖掘民企。
“畢竟臺掛歷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老百姓的需求還是有的,所以這個行業不會消失,只是企業的確需要轉型。”和蒼南縣開峰紙塑制品有限公司一樣,經歷過陣痛的臺掛歷經營戶意識到,公款消費的剎車推動市場化調整,“只有轉型才是唯一的出路”。
“以前依托公款消費時,我們的臺掛歷品種都偏老式,印的是汽車美女;而現在大眾口味越來越精細化,喜歡山水美景,我們也提高了產品的工藝檔次,鏤空鑲金還要搭配精致禮盒。”丁佩存的話很樸實卻一針見血。從“汽車美女”到“山水美景”,正是臺掛歷行業從原來依托公款消費為主轉換成依靠民間消費為主、并進行差異化與多樣化生產的轉變。
這或許也是臺掛歷商家轉變思路的一個縮影:從大到小,從小到精。
在蒼南,臺掛歷廠家陳君旺每年都會前往廣州等地考察臺掛歷新穎樣式,并根據市場需求設計出高、中檔臺掛歷,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據悉,陳君旺的臺掛歷主要結合傳統老黃歷、養生、美食、茶道等元素精心制作。“去年訂單量達幾十萬個,公司營業額達500萬元左右。”
此外為了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不少臺掛歷經營戶也紛紛“觸網”,在各大B2B、B2C、C2C平臺開設網店。丁佩存告訴記者,網上銷售的利潤反而比店里要高一些。
面對不景氣的國內市場,一些企業主們也開始更多得將目光瞄向國外市場。據陳邦景介紹,有些較有實力的企業已逐步調整,根據各國文化差異和特色,在臺掛歷的設計上下功夫,從而進一步依靠本國優勢來爭取國外市場訂單。
除了繼續堅守,也有一些臺掛歷經營戶選擇“撤退”。比如,部分企業除了繼續保持原有農村市場、外貿市場外,把臺掛歷產品縮減一半,開始兼賣辦公用品、年畫甚至裝飾用品。當然也有人選擇抽身而退,轉戰禮品、圣誕用品市場。
專家建議商家應找準定位
自中央系列反腐禁令的落地生根以來,類似“臺掛歷退單潮”這樣的案例已非第一次。從高端餐飲、高端白酒行業蕭條到部分演出公司出現倒閉潮,再到臺掛歷退單潮,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央的反四風、八項規定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曾經市場的不健康。
在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看來,企業不能過份依賴公款消費。消費包括政府消費和民間消費兩大類,一旦經營者過于依賴政府消費的話,腐敗或不公平競爭等現象都會出現。
而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則認為,臺掛歷行業原本的營銷方式和產品的供給對象都已不適合現在轉型的市場經濟。“行業需要轉型,不僅是‘八項規定’的倒逼,依托公款消費的營銷路子勢必會越走越窄。”他表示,長痛不如短痛,企業要思考如何生產出更受普通消費者歡迎的產品,在競爭中謀求長遠發展。
針對如今臺掛歷銷售持續走低,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時代的發展,臺掛歷所提供的日期功能正被電子鐘、手機等電子產品所取代,同時其裝飾功能也在消退。這些因素都讓臺掛歷不再是不可或缺之物。
那么,臺掛歷會不會很快消失呢?楊建華表示,雖然目前臺掛歷逐漸失寵,但它作為一種傳統產業,是居民生活日常消費品,并不會馬上退出歷史舞臺。商家如果想繼續生產贏得市場,就要嘗試融入更多厚實的文化元素,在個性化、私人定制方面多下工夫,走平民線路。
這點許多經營戶們也深有同感。他們認為,臺掛歷這類傳統產品的創新空間不是很大,所以產品一旦有細微改變,很容易脫穎而出,價格可以比普通產品高出一大截。
記者調查也發現,民間臺掛歷市場空間依舊很大,如在淘寶網上,個性臺掛歷就賣得相當紅火。比如銷量最高的一家定制臺掛歷的網店月銷量達5970件,商家承諾可將照片和祝福語定制在臺歷上,價格在17.8元至24.8元不等,同時還可升級禮盒包裝,作為送禮之選。不少網友表示價格合理,認為自己制作臺歷更有意義。
楊建華表示,企業如何生產出精美、適合不同人群和不同時間的產品,可以先做市場調查,摸清行情,再調整策略。他認為,眼下市場獨特的送禮產品不多,臺掛歷企業可往這方面多研究,生產融入地方特色、受人們廣泛喜愛的產品。
同時專家表示,如今尷尬的市場氛圍,其實是在倒逼市場回歸理性,讓商家找準定位。“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企業倒閉,也可能出現商家轉行,但這些不過是陣痛。陣痛之后,就會出現一個健康理性的市場。”
“整個印刷行業雖然并未回暖,但已經在積極轉型中了。”在丁佩存看來,臺掛歷市場重新洗牌在所難免,但他相信在經歷過陣痛和調整后,兼具實用與文化傳承功能的臺掛歷,市場一定會重回春天。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