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一年來,多家銀行與中冶紙業集團討債無果,近日在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的指導下,農行北京分行、交行北京分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等9家銀行決定拿起手中所剩不多的武器,向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火。
近日獲悉,北京銀協向會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對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企業采取維權措施的通知》,對中冶紙業及關聯公司采取:內部通報、停止辦理融資業務,停止開立新的銀行賬戶,對已開立的銀行賬戶停止辦理對外支付,但不包括支付工資、養老保險、公積金、醫療保險(放心保)、稅收、還貸款本息;向中國銀行業協會和其他省市銀行業協會通報進行聯合維權的措施。
上述措施從2013年12月20日開始執行。北京銀協秘書處副秘書長王鋼表示:“啟動行業的維權措施,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需要協會按程序進行嚴格的審議才能對外實施。”
融資銀行:與央企的戰斗
“我們已經走向絕望了,真的是沒辦法。”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劉某對記者表示。劉某感到絕望是因為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其所在銀行在對中冶紙業的債權追討過程中挖空心思,想盡辦法,最終還是懸在空中,沒有得到解決。
2013年3月初,中冶紙業帶著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冶科工”)為它準備的48億元“嫁妝”以央企內部整合的方式,整體被劃轉至誠通集團旗下,當時中冶紙業本部及下屬公司背負130.36億元的債務,但讓所有債權銀行都奇怪的是,在中冶科工與誠通集團簽署的《無償劃轉協議》當中,對中冶紙業的信用貸款等債務如何解決只字未提。而在隨后的事件進展中,銀行方面對于48億用作何處亦不知曉。
截至2013年12月20日,中冶紙業集團本部對農行北京市分行、交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民生銀行總行營業部、光大銀行北京分行、平安銀行北京分行、渤海銀行北京分行、寧波銀行北京分行、江蘇銀行北京分行10家債權銀行共有近47.01億元債務。
討債銀行方面反映,重組后,中冶紙業后續經營發展方案遲遲未公布,導致相關單位和管理人員沒有及時推出改善中冶紙業經營管理狀況的舉措。中冶紙業旗下子公司上海貿易公司資金鏈斷裂,美利漿紙、銀河紙業、崍山紙業三家核心制造型企業停產,導致供應商討債,員工維權請愿。
其實早在2012年4月份就有多家債權銀行向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提起針對中冶紙業的訴訟,試圖查封中冶紙業的有效資產。但是這些銀行發現,其持有的美利股份8000多萬股、銀河紙業和中冶美利漿紙全部股權已經被中國誠通質押或者申請凍結,這些銀行對這部分股權只能輪候保全。
雙方分歧
王鋼對記者說:“銀行認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要求貸款本息要得到完全的償還,但是誠通說根據企業的現狀,做不到。我們貸款的主體是中冶紙業,誠通在接手之后也進行內部的清查和核實,他認為以中冶紙業的現狀,他清償不了這么多貸款本息。一直到現在雙方的觀點差距都比較大。”
根據協會信息,誠通共提交了三次解決方案,但是王鋼說:“其思路變化不大。”也因此雙方一直僵持。
北京銀協與誠通集團最近的一次接觸是在2014年1月13日,另一位北京銀協人士說:“我們從這次接觸中,讀出城通集團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它想了解債權銀行對他最近一次提出的金融債務重組方案是什么樣的看法;另外希望協會能組織相關債權銀行統一一下意見,也希望能夠協會能代表債權銀行提出怎樣解決這個債務問題。”
2014年1月13日,北京市銀行業協會針對此方案再一次召開會議,會議上各行統一要求對中冶科工啟動維權措施。某銀行人士向記者闡述“中冶紙業在中冶科工集團手里造成那么大的損失,之后直接轉給誠通集團,其實誠通集團也是很不愿意的,中冶科工在這個事件中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