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如果說2012年O2O還只是一個萌芽的話,2013年O2O就已經潛移默化地進入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互聯網三大巨頭(阿里、騰訊、百度)高舉O2O大旗,將線下商務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騰訊充分利用其微信優勢,構建生態圈。阿里巴巴也整合多個項目小組切入O2O。蘇寧云商則率先提出雙線融合,同價銷售。在電商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京東則是將本地化、O2O上升至戰略高度。而之前對電商不為所動的萬達也涉足其中,推出“萬匯網”,定位為“O2O智能平臺”。
2014年O2O更是出現了全面開花的局面,國內大量傳統企業,甚至傳統媒體都開始積極擁抱O2O。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O2O市場規模為562.3億元,2012年中國O2O市場規模達到986.8億,預計2015年中國O2O市場規模將達到4188.5億元。可以預見,O2O未來會改變中國,線上和線下一旦連接起來,所產生的的爆發是力量將不可估量!

消費服務領域的O2O閉環

從消費服務這條主線來看,O2O閉環的消費模型需要幾個步驟:1、擴大網站影響力導入有價值流量;2、引導用戶到線下商戶;3、用戶在線下商戶完成消費;4、線下商戶記錄用戶消費數據,并將數據提交到網站;5、網站通過沉淀的用戶消費數據實現對用戶特征判定;6、網站針對不同特征的用戶群體提供針對性的服務;7、網站將不同特征的用戶再次引入線下商戶進行消費。
傳統媒體的O2O實踐
傳統媒體O2O實踐的要素可以概括為:內容、產品、通道整合、資源整合。
內容本身即是一種產品,同時在過程中不斷生產著產品。傳統媒體的內容與商業聯姻,滿足觀眾(用戶)“可見即可買”的消費心理,則可創造出更多價值。
同時,借助O2O可以幫助傳統媒體實現通道整合與資源整合,與廣告主共同構建一種更貼近市場,對終端銷售產生強有力促進作用的新合作模式。
傳統媒體O2O轉型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結語:個性化的服務始終是互聯網模式的核心優勢。在O2O模式下,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傳統媒體,都扮演了一個服務商的角色,用戶的各種行為都可以通過數據的模式進行挖掘分析,服務商對用戶的了解會更加深入,能夠減小營銷用戶的成本。最終,服務商通過搭建一個以數據處理為核心的完備的服務體系,讓用戶借助各種應用能夠隨時隨地的滿足自身的各種需求,即形成一個海量O2O的市場。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