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未來,掃個二維碼,就能在餐廳買單,“嘟——”的一聲,就能在商店購物。這種O2O(線上到線下)場景很可能就如今天人們付現金、刷信用卡一樣習以為常。
1月7日,新浪與支付寶宣布全面打通微博與支付寶賬號,聯手推出微博支付。今后,微博平臺上的在線交易和線下商家的日常消費均可用微博客戶端直接付款。
從支付寶手機錢包,到微信支付,再到微博支付,移動支付新產品層出不窮,發展漸入快車道,推動O2O市場加速形成。
將幫助商家打造貫穿線上和線下的一體化服務
以前,不少微博用戶有這樣的支付煩惱:在微博上購買商品以及會員等服務時,支付環節還需登錄支付寶、網銀或其他支付工具才能付款。1月7日,新浪與支付寶宣布,新浪微博手機客戶端4.2.0版本新增了微博支付功能,支付變得更加便捷。
當微博用戶在電腦或手機客戶端進入支付環節時,會出現綁定支付寶賬號的界面,按照日常登錄的方式綁定后,支付寶內已有的銀行卡就可以直接用于微博支付,整個支付過程只需輸入6位數字密碼。而訂單支付成功后,用戶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是否關注商戶,或者將商品分享到微博向好友進行推薦。
除了打通賬號體系,新浪與支付寶將互通二維碼,用戶無論使用微博客戶端還是支付寶錢包客戶端,均可掃描出雙方發布的“可支付二維碼”。這意味著未來更多的線下商家可以直接在微博或線下店面里發布帶有商品的二維碼,用戶使用新浪微博或支付寶錢包任意一款應用就能隨時隨地掃碼支付。這將幫助商家打造貫穿線上和線下的一體化服務,從而實現對O2O市場的布局。
新浪微博與國內最大聯網自動售貨機品牌友寶的合作正在逐步推進,用戶可以通過掃二維碼的形式進行快速購買。在線下商戶方面,微博將與更多第三方尋求合作,豐富服務類型,初期將以餐飲為重點扶持行業,并逐漸向更多的商家開放。
新浪微博事業部總經理王高飛表示,新浪微博用戶規模超過5億,早已成為廣大網民的網絡通行證,支付寶則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支付工具,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進一步強化微博“瀏覽—興趣—下單—支付—分享”的社會化營銷閉環優勢。
移動支付使得支付方式更加便捷、靈活,發展潛力很大
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已成為很多消費者熟知的一種新型支付方式。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介紹,目前移動支付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打開手機瀏覽器進入的網頁支付,這一類已開始慢慢被淘汰;支付寶錢包客戶端為代表的APP應用支付;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綁定銀行卡支付方式;拉卡拉手機刷卡器為代表的外接移動設備支付;移動等運營商為代表的NFC芯片支付方式。
“雖然移動支付類型多樣,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總的來說增長速度十分驚人。”曹磊說。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末,國內手機支付用戶達到5531萬,年增長81%。2013年三季度,遠程移動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高速擴張達2747.9億元,環比增長185.3%。
數據顯示,2013年“雙11”購物節天貓加淘寶成交的350.19億元中,有53.5億元來自手機淘寶,是上年的5.6倍(9.6億元);手機淘寶單日成交筆數達3590萬筆,占整體的21%;支付寶實現手機支付筆數4518萬筆,占整體的24.03%;支付寶手機支付額突破113億元,是目前全球移動支付的最高紀錄。相比之下,2012年手機淘寶交易筆數只占整體的5%。
曹磊認為,移動支付使得支付方式更加便捷、靈活,同時還可以跟餐飲業、商業、金融業等更多的產業產生交集,支持線上、線下支付等多種應用場景,能完成信用卡還款、信用卡賬單分期、個貸還款、網購付款、手機或固話繳費、水電燃氣繳費以及公益捐款等多種支付內容,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
支付寶公關部人士表示,比起現金支付,移動支付對商家來說還有額外的附加值:用戶特性。在一個大數據價值獲得認可的時代,對消費者的了解意味著商機的開發,商業策略的調整等等,這些對商家來說無疑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移動支付服務商紛紛采取措施,提高賬戶安全性
移動支付時代,支付安全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近期支付寶前員工倒賣用戶信息的事件引發了大家對第三方支付安全問題的擔憂。
根據百度、360、騰訊等發布的手機安全數據,2013年下半年,手機上的病毒、木馬明顯增多,支付隱患越來越多。對此,移動支付服務商紛紛采取措施,提高賬戶安全性。
在安全機制方面,支付寶相關負責人介紹,支付寶進行的擔保交易,不會直接把錢打到收款賬戶,而是等付款賬戶確認收貨后,才進行款項結算,增加了資金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手機快捷支付用戶可以開通“支付寶支付密碼+數字證書+手機動態口令”的三重保護服務,確保賬戶安全。
微信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支付設置了包括硬件鎖、支付密碼驗證、終端異常判斷、交易異常實時監控、交易緊急凍結等在內的一整套安全機制來確保資金安全,并與中國人保財險合作,為用戶推出全額賠付保障。
拉卡拉則采用了“硬件+軟件雙重加密”的安全策略,用戶所有交易信息都會首先通過終端機具自帶的加密芯片加密,之后再由軟件進行加密,保障支付安全。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