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透露,商務部將加快出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中長期規劃》,加大現有行業標準的貫徹落實力度,適當增加強制性標準的比例,制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目錄,引導行業規范化發展。
近年來,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再生資源回收的理念漸入人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明顯擴大,對國民經濟貢獻度進一步提高。截至2013年底,全社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有10萬余家,80%以上為中小企業。據初步統計,2013年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七大品種回收量接近1.6億噸,比2000年增長3倍多;回收總值接近6000億元,比2000年增長12倍。2013年的再生資源回收量替代相應的原生資源,相當于節約能源1.7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4億噸。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后,2012年,推動開展了回收行業稅收政策調研,生活垃圾分類與回收體系建設聯動,綠色回收進社區、進機關、進園區、進高校、進商場的“五進”工程等重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形成了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的合力。
目前,全國已有3批共90個城市列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運用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試點城市新建和改擴建51550個網點、341個分揀中心、63個集散市場,同時支持了123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建設。北京、上海等試點城市推動自助廢棄物交售、回收熱線等新型回收模式。
下一步,商務部將重點做好四項工作:
一是加快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再生資源回收法律法規,加快出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中長期規劃》,加大現有行業標準的貫徹落實力度,適當增加強制性標準的比例;制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目錄,引導行業規范化發展。
二是做好重點品種回收。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對于價值高的品種,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對于價值較低、靠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品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社會積極參與回收;對廢鉛酸蓄電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配合相關部門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
三是著力提高行業組織化程度。推動行業組織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和社區服務;鼓勵龍頭企業以現代組織方式,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整合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化和組織化水平。
四是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推動開發適合國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再生資源分揀、加工、處理利用等專業化技術和設備;加大企業信息化建設力度,研究建立行業管理信息系統。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