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你所不知道的健康秘密》《50個養生常識,你必須要知道》《留心牙膏標志》……這兩年,“有事沒事刷微信”成了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不過,在微信里,你能辨別哪些是虛假傳言嗎?對于科普小常識、生活小技巧、職場小經驗等帖子,會再次轉發嗎?

十個“微”言
七個假八個贗九個虛
“落枕時,只要將你的腳抬起來,把腳拇指掰開,慢慢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摩旋轉。”“左腳抽筋時高舉右手,右腳抽筋時高舉左手,馬上舒緩。”近日,記者在微信朋友圈內看到許多人轉發了這條名為《生活小常識,不看必后悔》的帖子。
不過,記者嘗試了一下發現,當右腳發生抽筋時,肌肉僵硬疼痛厲害。雖然高舉了左手,但抽筋的感覺依舊存在,并沒有明顯減弱。只有通過輕輕按摩,抽筋的疼痛才會慢慢減輕。對于落枕來說,有嘗試過的人也表示,效果不明顯。
那么,這種說法是對是錯,還是要因人而異呢?對此,南京一名骨科醫生張莉華告訴記者,無論是在醫學專業學習階段還是在臨床實踐中,她們都沒接觸過類似的做法。張莉華說,自從進入微信時代,身邊不少親戚朋友都對微信中的各種說法向她求證,對于自己研究領域內的知識,她可以明確作出判斷。不過,對于研究外的內容,不太好辨別真偽。
每天晚上梳頭100下可以讓頭發保持健康閃亮的狀態?發型師介紹說,純豬鬃毛梳子梳頭時,會有天然油脂隨著豬鬃毛轉移到秀發上。這樣一來,秀發會變得更加光亮。至于要梳多少下,完全取決于個人。目前,并沒有試驗數據明確表示梳100下對頭發有好處,梳50下不利于秀發生長。
除了健康、生活常識外,流傳在朋友圈中的一則“手機救急法”的帖子也很吸引人。帖子稱,車鑰匙遺忘在車里或者丟失,用手機撥通家里人的手機,將你的手機拿到離車門30厘米的地方;同時家里人拿著遙控器在他的手機旁邊按下遙控器上的開鎖鍵,這邊被鎖住的車門就可以打開了。
對此,國家工信部電信研究高級工程師匡曉就曾介紹說,現在的汽車遙控器一般使用的是UHF(無線電波)或者是2.4G 頻段的電磁波,而不是聲波。因此,不可能通過手機傳播聲音來打開車門鎖。
類似的傳言經過微信的不斷轉發,相關部門、媒體都進行了辟謠。因此,有網友戲稱微信朋友圈里的轉發信息,七個假八個贗九個虛。
騙取關注
做營銷是目的
那么,這些唬人的謠言帖到底是誰發布的呢?為什么要發布這些虛假信息呢?為了一探究竟,記者打開一篇題為《飯后吃它,大量排出體內致癌物》的轉發帖。
帖子中,主要是介紹飯后吃梨的好處,以及不同的吃梨方法,有不同的健康養生療效。不過,在帖子的末尾處,記者看到“蜆黃金:臺灣進口、臺灣小綠人文號(相當于國食健字)、CCTV專題報道、市場黑馬、全新產品、絕無同類,歡迎關注”的字樣。
在文字下方,還標注了微信號、聯系電話、網址以及二維碼。隨后,記者登陸網站發現,其為北京兆鴻天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該公司致力于健康類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市場推廣。
據了解,發布該信息的工作人員只是在網上搜集了一些健康養生的知識,再取一個聳人聽聞或吸引眼球的名字發布。這樣一來,可以吸引更多“粉絲”加入賬號,提高關注度,有助于打開市場,促進產品的營銷。
除了關于吃梨的帖子外,諸如《微波爐廠家打死都不說的驚人秘密》《檸檬水抗癌比化療強一萬倍,熱的檸檬水救你一輩子》《素食中的補血之王》《不同血型,不同的養生方式,太珍貴了!》等帖子的結尾處都要求讀者加入微信號。
而這些微信公眾賬號發布的信息大多沒有科學依據,甚至是自己創作的“謠言”。之所以發布,就是為了賺錢。而發布這些虛假信息的公眾號,很多都在做微信營銷和推廣。
發布虛假信息
會承擔法律責任
據悉,我國民事法律法規規定,如果微信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名譽權,造謠者就得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損失賠償的責任。
在行政法律方面,《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公安機關可處以罰款和行政拘留。最為嚴重的是刑事法律對傳謠造謠者的法律追究。
按照我國《刑法》規定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法律解釋,對于利用微信,制造散播謠言構成犯罪的,將有可能涉及到煽動分裂國家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誣告陷害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信譽罪、尋釁滋事等多個刑事罪名的審判和責任追究。
不過,對于各類“養生秘笈”“生活竅門”等內容的發布和轉發,江蘇志仁律師事務所律師封頂表示,這類信息和謠言不同,謠言是指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
而養生、中醫理論等都屬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說法,同一個說法,可能有不同的科學依據做支撐,同時,就造成的社會影響來說,生活類信息發布很難明確定義影響程度或造成的傷害。
封頂說,生活類信息發布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經營性行為,比如宣傳產品。如果消費者發現產品存有虛假宣傳,可通過《廣告法》的欺詐罪來控告商家。而另一類是不以贏利為目的,只是通過資料整理發布或轉發,目前均不受到法律處罰。
謠言止于智者。不論法律上是否對這類行為有處罰,作為每一位使用微信的用戶,都應當樹立責任意識,保留一份獨立的判斷力,重視手中的“發布”和“轉發”按鍵,凈化“朋友圈”。
那些曾被轉發無數次的“偽科學”
牙膏管底部有黑條屬于純化學勾兌,不能買
《留心牙膏標志》的帖子寫道,買牙膏時注意牙膏管尾部底部的顏色條。綠色:純天然;藍色:天然+ 藥物;紅色:天然+化學成分;黑色:純化學。盡量選擇綠色和藍色的!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