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我國圖文快印行業起點低,發展快,盡管近年來受經濟大環境帶動,實現了高速發展,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以小微型企業為主的行業格局。眾所周知,小微型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近日,交通銀行與上海復旦大學共同發布了2012年國內中小微型企業成長指數,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小微企業成長指數為96.91,較前一次有所下降。分析稱造成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國際經濟環境持續惡化和國內需求緊縮。
小微企業成長遇到了“下坡路”?從數據來看,情況的確如此。尤其華北、西南、西北經濟屬于相對落后的三大地區,出于區域自身經濟發展的限制,區域內的中小微企業比之沿海地區的,在規模和盈利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
成長性明顯下降的行業確實令人擔憂,其中信息傳輸、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造紙印刷業和批發零售業最為突出。信息傳輸、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所遇到最大困難主要在于三個方面:人才匱乏及人力成本上升、產品同質化造成的利潤空間壓縮,以及融資困難。國外大企業憑技術、資本和人才的優勢,占領著產業鏈的高端環節,而中小微企業規模小、創新能力不強、高端和領軍人才不足等局面尚未根本改觀。
事實上,2008年金融危機后,企業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稅費負擔偏重、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等不利因素,一直是中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困擾和阻礙。有業內人士坦言,小微企業今年的日子不好過。
但應當注意到,社會各方扶助小微企業的力度也在加大。以上海為例,在“三個10億元”扶持小微企業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了20億元專項資金。為了縮短企業聯通銀行的路徑,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推出了信貸產品查詢平臺。各家銀行、擔保機構也正努力開發新的融資產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過7400億元,新增182億元,較年初增加10.7%。交行的報告中也顯示,盡管小微企業成長指數在下降,但企業信心指數在98.24的較高位,說明企業家并未過于悲觀。
實業是經濟之根,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則是實業之基。嚴峻的現實應當承認,積極的應對也應鼓勵。與此同時,筆者認為還需呼吁,除了加大融資層面的支持力度之外,相關部門還應該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小微企業成長更大的推動,這樣才能避免它們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
印聯傳媒轉載自解放牛網
相關閱讀:第187期印聯培訓分享專題
快印 廣告 印刷中小型企業戰略發展暨精細化管理巡回研討會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
印刷企業嚴格管控生產 應對安全生產月
德魯巴2012推動惠普訂單量再創新高
印刷“云”正引發行業新轉型
功能印刷開啟印刷創新新篇章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