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印刷業的傳統模式是“建工廠+引進設備+大量工人+物流運輸”,這種模式用今天的眼光看,由于利潤率低、應收賬款多、不可變現的固定資產及人工成本龐大,容易導致自有資金流不暢,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商業模式的轉換和創新,可能漏洞百出,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競爭的特點。且讓我們從如何確立定位“領先原則”的角度,思考一些定位創新的方法。
做不到行業第一、也要做到類別第一。在商業競爭中,企業處于“第一”的位置,從品牌、資源乃至壟斷的角度,其回報會遠遠高于其他競爭對手。但“行業第一”是籠統的概念,“第一”更多是體現在“類別”上,例如,設備制造商可體現于獲得發明專利第一、技術水平第一、類別設備銷售第一、服務水平第一等;印刷企業則體現于:銷售利潤第一、企業文化影響力第一、文化創意產品銷售額第一、印刷設備實力最強、售后服務最佳乃至“最佳雇主”等。當其“類別第一”的數量很多時,便是其綜合實力最強時。例如大族冠華印刷設備技術水準并不是最強的,但是其在營銷及服務模式上下功夫,形成了售后服務領域“家電學海爾、印機學冠華”的美譽。華聯印刷的企業文化可圈可點,也同此理。
“反抗法則”,以小撥大、一兩撥千金。國內包裝供應商A公司,其全球影響力遠遠低于國際公司B。A公司和B公司的參展策略有所不同,B公司是四面開花,每年參加多場展會;A公司一年只參加一場國內大展。當該大展舉行時,B公司因為一年參加多場展會,對此不太重視,只要12平方米展位,員工著裝、展會營銷并無出彩之處。A公司則要了200平方米,全員統一服裝、精神飽滿、全場出擊。當展會開始時,盡管B公司是真正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包裝供應商”,然而由于A公司“畢其功于一役”,展位搶盡風頭、震撼全場,以至于讓來自國內外不熟悉情況的商家都潛移默化地認同了其“做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包裝供應商”的廣告詞。
在印刷業,雅昌與中華商務(香港)均多次獲得獲得Benny Award。但雅昌利用媒體資源,每次獲獎,都進行整合資源、鋪天蓋地式的宣傳。中華商務(香港)則低調得多。這使得“雅昌贏得印刷業奧斯卡獎”的形象深入人心。持續多年的高調宣傳,給雅昌帶來難以估量的社會影響力,也為其后期獲得政府扶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轉換和改變我們的產品收費方式,按“實效”收費而不是按標價收費。西貝餐飲承諾“菜不合口味無條件退款”,有的培訓公司甚至承諾“培訓沒有效果無條件退款”——這背后,既有對產品質量極致的追求,也有“置死地而后生”的理念,更有對消費心理的拿捏。從效果來看,商家實現了吸引大量客源、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而從心理學角度,一旦客戶進入餐館或培訓場,則已然進入商家精心設計的“體驗場”中,即便不滿意,也會“不好意思退款”!印刷業或許不敢喊出“有不合格產品無條件退款”的口號,但深層次原因還是生產及服務水準問題,更缺乏“倒逼”成長的氣魄。
商業模式創新的方式還有很多,無論是否適用,都是值得進入發展瓶頸期的傳統產業思考的。如果你知道麥當勞真正的盈利點或許并不在“漢堡”和“薯條”,而在加盟費、管理費、原物料配送等,乃至在房地產、資本運作領域,你還會無動于衷嗎?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