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年來,受環保政策影響,造紙產業的發展一直舉步維艱。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李建華再次針對廢紙產業的發展提出議案,他希望解決造紙行業廢紙增值稅返還問題,用政策推動廢紙利用,以便更好地保護我們寶貴的森林。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建華回答媒體關于降成本的問題時稱,在今年6月份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中提到,符合條件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只有安徽省和山東的青島、濰坊地區落實了,其他地方都沒有實施。國內以進口廢紙為原料的造紙企業基本都沒有享受到這個政策。
李建華還舉例表示,目前華泰的兩條新聞紙生產線分別是2004年11月和2005年8月由山東省發改委立項批復的鼓勵類項目,并享受進口設備免稅政策,兩條生產線均在2006年之前建成并投產,也應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李建華表示,目前國內造紙行業正處于低迷時期,以華泰為例,若其可以享受這政策,預計每年可節約成本4000萬元。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紙和紙板的消費量猛增,從而導致我國紙漿生產和消耗量快速增長。廢紙漿作為中國造紙工業最大原料來源,廢紙漿在造紙行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2013年進口廢紙2923.6萬噸,2014年廢紙進口量為2752萬噸,廢紙漿需求量大,但是國內廢紙回收量及廢紙質量卻并不能滿足廢紙漿生產的需要,因此我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廢紙。
2014年7月,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負責起草的《廢紙分類等級規范》(SB/T11058-2013)已經商務部審核予以公布,并于2014年12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國內首個對廢紙分類和等級進行詳細劃分的行業標準。2014年8月,環保部公布“關于組織修訂2014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意見函”。根據意見函要求,環保部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圍繞文件中的禁止、限制、自動許可進口類固體廢物名錄,提出修改建議或修改的充分理由。
可以看出,國家正在努力完善相關政策,對很多紙企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它將激發更多的企業參與,促進國內廢紙回收體系建設,相信未來的國廢一定可以大有作為。
印聯責編: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