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18日,微信訂閱號開始內測在圖文消息的尾部增加評論功能,與此同時微信官方對該消息進行了確認。

目前,內測的評論板塊是在圖文消息的尾部,只有粉絲才有權限對該賬號的內容進行評論,與此同時用戶的評論是要在公眾賬號的篩選(審核)之下才能被顯示在評論區,對所有人可見。這里的評論者之間無法產生任何的聯系,同時每一條評論是單獨而存在著。我們只能看見的頭像、昵稱、與評論內容,卻做不了任何操作。
評論的價值
單純的內容僅僅是內容組織者想要輸出的觀點,作為讀者只能被動的接受。評論的存在是給閱讀者一個發聲的渠道,所以,評論是好東西!網易神評論不是經常讓我們佩服高手在民間嗎?一條平淡的微博卻因為經典評論而爆紅于微博的事件不是很常見嗎?
既然已經內測了評論,那么評論對什么賬號有利?
這里肯定對于長期走高質量,有爭議性文章的微信公眾賬號而言有利了。因為在這之前文章的價值的參數體現只有閱讀與點贊數,而這兩個參數也僅僅是數字,在有了評論之后就是關注者的觀點輸出了。微信文章走評價才是真實體現文章價值的時代來臨了。
對了,這里也來料事如神把。以后在文章發表之后杜撰名人的高價值評論肯定會成為很多人投機運營的手法。興許,哪一天我的文章之下都會有李開復老師的評論“根號好棒,加油~!”
其實,微信就不該推出評論功能!
因為目前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賬號(訂閱號)的后臺數據都是十分低。來吧,看看如上圖片。這里選擇甲乙丙丁四個賬號,除去甲賬號粉絲未知之外,乙丙丁分別為真實粉絲8萬、20萬、20萬。然后隨機統計了每個賬號超過24小時的3條圖文消息的閱讀數與點贊數量。
最后還直接計算了一下賬號的閱讀比與點贊比,這些數據是否十分不讓人滿意呢?閱讀比居然在0.8%-2.8%,而點贊與閱讀比就是更低了。這里還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賬號不做活動就掉粉絲!數據怎么辦?
對了,此處補充一點微信公眾賬號閱讀與點贊還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情況。假如在圖文消息尾部做一個引導用戶點贊的動作,那是完全可以讓點贊數量陡然上升10倍。這該做何解釋呢?毫無疑問,這其實這就是說明用戶懶與笨!有的沒看見點贊,有的不愿意點贊,而一張醒目引導點贊的圖片刺激了用戶,所以陡然上升10倍。
為什么很多賬號不需要評論呢?這里就有結論了!試問,對于點贊都如此多粉絲不愿意,那需要點擊“寫評論”之后轉到另一個頁面的評論功能又會有怎樣的數據呢?在此之外你的評論還未必會出現在評論欄,因為需要審核!
再舉例子且說的具體一點吧。
最不需要評論的就是雞湯,笑話類的賬號了。因為這里是微信,而并非是微博。微博是短平快的內容,然后以信息流方式呈現在用戶眼前。在此之外,微博的任意發聲對象之間都能輕易交互。
雞湯笑話類賬號不需要評論,這里在補充一點十分充分的證據。其實從微信公眾賬號誕生之處冷笑話精選就一直在走著需要評論的路線,從目前看到的結果就是不需要評論了。此處提到的冷笑話精選就是微博草根大號移植過來的賬號。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