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5月13日,中國最大打車軟件公司滴滴出行宣布最新一輪融資進展,其中蘋果公司以10億美元投資,成為滴滴迄今為止單筆最大投資。

滴滴出行并未宣布本輪融資的額度及詳細的投資方名單。此前,有消息稱,滴滴出行即將在未來數周內完成新一輪2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將達到250億美元。滴滴方面表示,此輪融資仍在進行,融資獲得了超額認購。
滴滴出行稱,這或許是蘋果成立40年來首筆少數股權投資和首次投資中國互聯網公司。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表示,“蘋果的認可令成立四年的滴滴深受鼓舞,更是一種激勵。”
蘋果公司CEO庫克(Tim Cook)表示,“滴滴彰顯了中國iOS開發者社群的銳意創新精神。滴滴打造的出行平臺及其卓越的管理團隊令人贊嘆,我們期待支持滴滴的長期發展。”
這輪融資距離上一輪滴滴宣布完成30億美元融資僅隔半年,當時公司估值達到165億美元。
10億美元投資“砸”向滴滴出行后,蘋果公司將和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一道成為滴滴的投資方。
滴滴出行和Uber,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家智能出行平臺,都在對方的發家地爭奪投資方。此前,滴滴出行已獲得Coatue Management、Temasek淡馬錫等外國投資者的注資。
截至2016年1月,Uber的中方投資者包括海航集團、廣汽集團、中信集團、中國人壽、中國太平、百度、萬科、民生銀行和中國寬帶產業基金,其中百度公司參與了中國優步的A輪和B輪的融資。
在國內打車軟件的行業競爭中,滴滴雖然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但也面臨著Uber、神州、易道用車等眾多對手的競爭壓力,“燒錢、補貼”成了打車軟件行業的通行做法。
據報道,Uber CEO卡拉尼克曾在1月份來華時向媒體提及滴滴的補貼數字,滴滴每星期給司機的補貼金額在7000萬美元到8000萬美元左右,如果以此計算,滴滴一年的補貼數額達33.6億美元到38.4億美元。
滴滴數據顯示,目前業務覆蓋中國400余座城市,服務用戶近3億用戶,日完成訂單突破1100萬。如此巨量的客戶燒起錢來似乎也會更容易。
另一方面,雖然滴滴一直聲稱手握30億美元現金儲備,但頻繁融資也可窺見其資金壓力。有媒體對滴滴的補貼情況進行了推測,認為卡拉尼克在一定程度上黑了滴滴,滴滴一年的補貼應該在15億美元左右。按此計算,去年年中的30億美元融資也不經燒。
從投資方來說,滴滴需要融資,但一般的機構雖然有心卻很難吃得下。據悉,滴滴在本輪投前估值240億美元,投后估值為250億~260億美元,對于如此大的體量,能投得起的公司和機構寥寥。
此時,蘋果站了出來,然后震動了業內。蘋果選擇滴滴,而不是Uber,這一點令人們意外。這或許意味著,蘋果更看重中國市場?當然也可能是因為Uber估值太高,或者雙方理念不合拍。

蘋果圖什么?
1、為了避稅 ?
據報道,蘋果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實際能夠運用的并不多。因為公司大部分的海外市場收入仍然保留在蘋果的海外賬戶里。原因很簡單:為了避稅。
按照美國政府的稅收政策,企業回流到美國本土的海外資金,需要按35%的稅率繳納稅費。但據蘋果首席財務官梅斯特里今年1月介紹的數據,蘋果超過20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中,有93%仍在國外。如果流回國內,蘋果的現金儲備將會面臨相當大的犧牲。而庫克特別明確表示,蘋果不會為了把錢拿回美國,給美國政府交上將近600多億美元的。微軟、IBM等跨國企業也同樣深諳此道。
但這一做法并非萬無一失。早從2014年起,歐盟監管部門就開始了對美國公司海外避稅方式的調查。今年1月,彭博社分析,蘋果有可能需要在歐洲補繳80多億美元稅款。在這一情況下,對蘋果來說,通過投資的方式,為海外資金尋找更佳合適的避稅出口就成了合理的解釋。
蘋果目前共完成了78筆全資收購,以及2筆少數股權投資。10億美元投資滴滴,是蘋果公司迄今金額最大的一筆少數股權投資,其他兩筆投資分別為1999年1250萬美元投資Akamai,以及2008年470萬美元投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2、利用滴滴支付為Apple Pay 打開中國市場 ?
當年,阿里騰訊相繼入股快的、滴滴并大打補貼戰時,外界普遍觀點是雙方以打車軟件為棋子,搶奪移動支付入口,拓展移動支付場景。事實也證明,阿里騰訊賭對了。
蘋果此次入股滴滴,最重要的意圖莫過于在國內推廣Apple Pay。中國是蘋果在全球第五個推出Apple Pay的國家,但上線后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并未達到蘋果方面的預期。
有意思的是,在Apple Pay剛上線時,他們選擇了易到用車作為專車行業的合作方,而不是滴滴。
3、為了挽救業績 ?
中國是蘋果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核心增長引擎之一,不過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智能手機市場低迷的影響,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開始下滑。調研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降至12%,而上年同期為18%,來自中國的營收同比大降26%。
因此,蘋果也許試圖從其他市場來挽救業績,讓資本市場相信蘋果在中國仍有大有可為。另有消息稱,蘋果CEO蒂姆·庫克很可能將于下周來華訪問。

既然說到汽車,蘋果投資滴滴,就讓人不能不聯想到蘋果的汽車項目。此前市場傳聞蘋果正研發智能汽車項目,路透社曾報道蘋果已經雇用了大批汽車專家。庫克早前曾表示,蘋果會通過其CarPlay系統保持對車內體驗的關注,用戶可以通過該系統,將智能手機與車載娛樂系統鏈接。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此次與滴滴合作,將可以利用其大數據的優勢,對蘋果研發無人駕駛帶來幫助。
作為蘋果在中國的第一筆戰略投資,蘋果出手就是10億美元的大手筆。而這次深度合作能夠走多遠,仍然得看中國政策的臉色。目前中國政府對出行市場,尤其是專車的合法性仍未最終表態,備受關注的專車新規也即將出臺,蘋果公司的這筆投資到底值不值,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答案。
印聯責編:洋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