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2016年,互聯網印刷不再只是新聞標題,而是獲取印刷訂單的重要途徑,印刷同行已經不能不去應對互聯網影響生意的發展趨勢。
任何生意都有地理的限制,印刷服務更是如此。以前,業績亮麗的大印刷廠到其他城市去設廠,賺了錢的快印店到另一區去建立新門店,都是為了突破這一限制。
如今健康的印刷企業想要找一個合適的新據點,復制門戶來賺錢的難度已經遠遠超過以往。或許因為供過于求,或許每個好地點都已經有了地頭蛇,以前的好辦法,今天都已經不合時宜了。
由于地理的限制,印刷廠服務可以覆蓋方圓幾十公里,而快印店則服務直徑幾公里的范圍,同一塊地盤也有競爭對手,只要在一個地盤上持續保持該范圍內印刷總產值的一定份額,就是地頭蛇了。
這幾年電商橫空出世,攜持巨額融資在云端做起了印刷生意,到今天,不管是包裝,還是商業、個性化印刷領域,都還沒有一條強龍可以影響到各個地盤上的地頭蛇。
地頭蛇了解區域生意的特性,但是從云端則無法看得仔細。更何況每塊地盤上的每一張訂單都有兩家以上的競爭對手在爭取,地頭蛇都很費勁,強龍自然無法對地頭蛇造成威脅。
網絡上有的大多是碎片化的訂單,滿天的星星看得到,可是不容易撈著,國內電商本來高舉著O2O(線上接單、線下生產)的大旗,言猶在耳,但是沒幾個月卻都改了口號,開始要爭取快印店來合作,這樣一來倒把快印店給弄糊涂了,到底應不應該和電商合作?和哪一家電商合作好呢?
這種狀況也讓一般的印刷廠松了一口氣,覺得電商沒什么了不起,到底還是要落地來找訂單,我是地頭蛇我怕誰?
電商落地找線下門戶合作,就意味著印刷競爭從此回到地面了嗎?
別忘了,互聯網已經改變了許多產業,改變的不僅僅是銷售渠道。印刷電商找快印店合作正是轉型的過程,印刷生意應用互聯網本來就沒有教科書,電商還沒找到獲利的生意模式,就需要不斷地調整策略。
快印店可以服務到印刷生意的最后一里路,找快印店合作可算是理由充分。
重點是電商有沒有能力為合作的印刷門戶帶來價值,否則合作不會長久,或者合作根本不會發生。
這正是所有電商正在思考的題目。
印刷電商不一定是傳統印刷企業,他們的專長不一定是印刷,但是他們都有許多不用利息的資金,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找最好的人才來尋找或者創造價值。
他們必須在資源還沒用罄以前找出生存的辦法,除非自己接單、自己開機印刷,否則就只能幫助有效率的印刷廠發揮產能,幫助印刷門戶增加營業額。這就是電商的生存之道。
我們可以想象總有電商會想出辦法去和不同地點的印刷機協作,像滴滴專車一樣,讓有效益的印刷機發揮適當的效益。
什么是適當的效益?無非是適時和適地。所謂適時,即印刷機有空的時候;適地,即在印刷機服務的有效范圍內。至于品質和交貨期,不過是印刷生意的必要條件。
至于成本應該更不是問題,印刷機有空的時候才對外開放接單,出租車一開始因為有補貼才要下載叫車APP,印刷廠不會要求有補貼才愿意接單的。
互聯網連接全世界,連接了每一家印刷廠和每一個個人,想辦法通過互聯網讓效益流向剛好需要的地方,這就是互聯網影響傳統產業的基因。
互聯網講求跨界合作,印刷同行也可以利用互聯網來合作,與競爭對手同樣可以合作,印刷客人的需求就在那里,有了互聯網之后就看哪里有效益。
印聯責編:洋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