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著弊端。6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濤在2016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國金融業存在結構性短板,應適當放寬金融機構準入門檻,增加金融服務有效供給,對經營出現風險的金融機構要允許其重組、倒閉。
當下,我國經濟面臨著比較大的下行壓力。這一點在銀行的賬目表上體現得非常明顯——隨著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年報的相繼披露,2015年上市銀行的業績也已基本確定。各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幾乎全部回落到個位數,上述五大銀行利潤增幅幾乎跌到零。
銀行利率下降,不良貸款率上升
剛剛公布的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年報顯示,五大銀行2015年凈利潤總額超過9200億元,但凈利潤增速卻是有史以來最低的。除了交通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3%以外,四大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全部在1%以內。建行最低,只增長了0.28%,工行增長了0.5%,農行增長了0.7%,中行增長了0.74%。而就在幾年前,他們的增速還都在兩位數。
除了大銀行之外,中小銀行同樣如此。除平安銀行的凈利潤增長依舊保持在兩位數、達到10.42%以外,其它銀行的增速也全部回落到個位數。
在凈利潤增速下降的同時,不良貸款卻在增多,不良貸款率也在上升。除徽商銀行是0.98%以外,其它銀行全部高于1%,農業銀行最高,為2.39%。
錢存銀行每年凈虧537元
“把錢放銀行,就相當于一直在貶值,真不知道應該把錢存到哪里去。”西安市民李女士對記者談及理財話題,疑惑地說道。今年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國有大行上浮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緊接著2月又超過股份制銀行,這標志著我國現階段已進入真實的負利率時代。對此,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10萬元存銀行一年凈虧537元。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用來直觀衡量一個國家通貨膨脹水平的指數之一,當這一指數一段時期內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時候,該時期內居民存款的實際利率為負,尤其是對于我國這種高儲蓄率的國家來說,在這一時期內存銀行一年定期是賠錢的
銀行破產模式已經開啟
由此可見,銀行并非我們看上去那么“牢不可破”,將錢存進銀行仍要面臨種種風險,之前說銀行安全,那是因為他很賺錢。3%把錢收進來,6-10%把錢貸出去,躺著就賺一倍到幾倍,還有什么事比這個還爽呢!但如今這個模式變化了銀行已經不怎么賺錢了。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銀行的日子已經越來越不好過了,最集中體現在攬儲問題上,以前給個3%的收益,能夠吸引大量存款進來,如今互聯網已經把這個門檻漲過了5%,這就是說銀行的成本還將上升,多家銀行根本就賺不到錢。 天變了,2015年9月,中農工建四大行的盈利水平正式全部跌入0增長時代,大量銀行跌入個位數,預計很快將進入負增長時代。
實體經濟下行、不良壞賬飆升,一些銀行一年都白干了,銀行輝煌的10年已經過去!沒什么不可能,銀行破產模式已經開啟!
印聯責編:洋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