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每逢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金牌得主無疑吸引了最多的目光,但個人覺得其實所有能夠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從某種意義上就已經是冠軍了。至于奧運首日是否奪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嗎?有網友說,首金情節比處女情節還可笑。
巴西里約奧運賽事打響后,中國代表團首日無金牌入賬在網絡上成為“存在感”極高的話題。筆者認為,媒體應該在奧運報道中,重視對輿論的有效引導,站穩立場,重點闡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拼搏過程和奧運精神。
每逢奧運談首金,這套路再熟悉不過了。今年奧運會開幕前,關于首枚金牌的討論便不絕于耳,但今年中國奧運軍團卻在首日未能有金牌收入囊中。部分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和自媒體上涌現出一股“唱衰”聲音,比如“表現一般”“悲劇”“遺憾”,等等。但更有相當一部分媒體,能夠冷靜地看待中國奧運軍團首日的得失,或分析原因,或對運動員給予鼓勵,比如《廣州日報》對射擊運動員杜麗和易思玲分獲銀牌和銅牌,所用標題為《里約首戰 升起兩面五星紅旗》。筆者認為,后者的報道角度是奧運報道中,應該堅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這也被稱為現代奧林匹克精神。中國游泳運動員孫楊雖然沒拿到金牌,但對他本人來說已經盡了很大努力,創造了他3年來的最好成績;射擊運動員杜麗和易思玲雖然沒拿到金牌,但每次都是在快被淘汰的時候絕處逢生。這就是奧運會傳遞給我們的精神:勝不驕,敗不餒,努力拼搏,超越自我。
比起對于金牌的關注,媒體在奧運報道中首先要把運動員在賽場展現出的不懈努力、敢闖敢拼的奧運精神傳遞給每個國人,讓更多的人能夠正確理解競技體育的價值和意義,激發普通民眾對體育的熱愛和對積極生活的追尋。這也是媒體報道所需要的奧運精神。
印聯責編:張家小哥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