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聯培訓走過6年歷程,共同見證快印行業奇跡
【印聯傳媒資訊】從2010年到2016年,印聯培訓走過6年歷程,平均每月3場,總培訓次數已經超過300期。300余期,牛云老師和他的團隊始終用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時俱進的創新,踏踏實實做培訓、做產品,踏踏實實做服務,為振興快印行業的理想而不斷拼搏,書寫了一段行業佳話,見證了快印行業發展的奇跡。
這么多年來,牛云老師探尋快印行業發展方法的腳步從未停止,不斷在印聯課堂上提出行業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到了2016年,面對低迷的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整個快印行業處于新興技術和傳統方式相互對峙、互聯網和多媒體持續沖擊的市場格局,正遇到前所未有的蕭條時期。
印聯培訓第300期的課堂上,牛云老師總結稻盛和夫在經營哲學會上所做報告的精髓,結合快印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大家共同探討快印企業在蕭條期的生存法則。

牛云老師在印聯課堂上作精彩講解
法則一:時刻保持樂觀的精神 蕭條期也能成為發展黃金期
在經濟蕭條的大環境之下,快印行業的從業人員時刻要以積極開朗的態度去突破困境。蕭條越是嚴重,我們越是要咬緊牙關,堅韌不拔,下定決心闖過這道難關,必須以積極開朗的態度應對難局。 在這基礎之上,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蕭條是成長的機會”,快印行業應該通過蕭條這樣一種逆境來謀取更大的發展。
法則二:培養企業高收益體質
快印行業蕭條發生前的防御策略是什么?就是打造高收益的經營體質。為什么呢? 因為高收益是一種“抵抗力”,企業即使因蕭條而減少了銷售額,也不至于陷入虧損。高收益又是一種“持久力”,高收益企業有多年積累的、豐厚的內部留存,即使蕭條期很長,企業長期沒有盈利,也依然承受得住。另外,此時還可以下決心用多余的資金進行設備投資,因為蕭條期購買設備比平時便宜許多。
牛云老師強調快印行業需要找高收益、高現金流的產品,“與其更好,不如不同”,要尋求做“不同”的產品,拋開材料和設備,回歸原點,找到背后的核心本質,這樣才能培養快印行業的高收益體質。
法則三:蕭條發生后的5點應對策略
1.全員營銷
讓全員都去賣東西,他們就會明白營銷的不容易。這樣就會促進企業內部的和諧,有利于更好配合,更好地展開商務話動。通過全員營銷,大家就會產生一種同感:即使是最尖端技術的企業,賣東西、銷售產品仍然是企業經營的根本。
2.開發新產品
蕭條時期全力開發新產品非常重要。蕭條時期客戶也會有空閑,也在考慮有無新東西可賣。這時主動拜訪客戶,聽聽他們對新產品有什么好主意、好點子,對老產品有什么不滿或希望,把他們的意見帶回來,在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中發揮作用。
對于快印行業來說,這點非常重要。在傳統行業的基礎上,升級為營銷策劃的“廣告人”,是快印行業在2.0廣告時代下,利用互動多媒體、數字化識別技術開發的“新產品”。
3.果斷降低成本
人工費不可能隨便降低,因此除了提高每個人的工作效率外,一切都要重新審視,各方面的費用都必須徹底削減。抓住蕭條這個機會,花心血與員工共同努力,徹底推進削減成本的各種舉措。
就單從快印行業的設備舉例,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快印的訂單縮減三分之一,由于快印公司的設備成本非常之高,牛云老師提醒學員們不要著急添加設備,可以到明年下半年購買。
他預言明年開始,廣告印刷業的設備將進入零首付的融資處理時代。由于很少人新開店,新設備的引入急轉直下,明年的設備商的日子一定會過得非常艱難。設備的閑置,加上高昂的維修費,設備商就會考慮將設備投放到快印店,讓現金流得到盤活。還有一部分大店挺不住,會出售設備。這樣就能夠花很少錢買進他們急于出售的機器,從而降低了設備成本。
4.提高生產效率
因蕭條而訂單減少,要干的活少了,如果仍然由過去同樣多的人來生產,制造現場的生產效率會下降,這種情況下,應該把多余的人從生產線上撤下來,維持制造現場的緊張氣氛。同時舉辦營銷管理學培訓班,讓員工們重新從基礎開始學習經營哲學,使企業內全體員工掌握共同的思維方式。參加印聯培訓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5. 處理良好的人際關系
蕭條來臨,勞資關系往往出現不和諧的聲音,一旦面臨蕭條的嚴峻狀況,經營者要求嚴格時,企業很容易陷入危機。快印行業在隊內解決好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對外應該整合客戶關系,學會跨界營銷。
牛云老師接下來的培訓課程會講到絕對成交營銷店面系統,會教學員如何升級成為營銷策劃的“廣告人”,告訴快印企業如何更好地創造店面的價值,培養態度積極的優秀員工,重新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關系,并且尋找優質的客戶資源,穩穩當當度過蕭條期。
總結:
像稻盛和夫說的那樣,蕭條時候恰好是一個企業成長的黃金周期。成功者善于思考,并在逆境中尋找機會。所以快印企業在這樣的逆境中,反而是可以尋找原點思維的時候,需要思考自己如何突破界限,在困境中強化企業的經營基礎,走在“贏”的層面上,并且一心不亂地努力實踐。
在這條不斷找尋方法和努力實踐的道路上,印聯培訓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印聯傳媒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印聯責編:劉濤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