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聯傳媒資訊】2004年12月,筆者去北京開會,時任中國印刷技術協會顧問的沈忠康先生贈送給筆者一本他著的新書《創新歷程》,這是一本記錄中國印刷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探索與實踐的專著,尤其是向世人詳細敘述了王選教授與“748”工程(漢字信息處理工程),以及王選教授和他的團隊(方正科技)創新、拼搏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嘲弄和不解,也有許多失敗與懊悔,當然,堅持到最后便是成功與喜悅。
我看完這本書時,心情難以平靜。試想,沒有王選教授和他率領的團隊奮力拼搏,今天的計算機漢字處理又將如何呢?而他們的拼搏正是中國印刷業創新歷程最為耀眼的一部分,王選教授無愧于“當代畢升”的稱號。
今天,我們已經告別了“王選時代”,但創新依然在路上,它是印刷業的永恒主題。
創新,許多人總是認為遙不可及,是那些聰明人才能干得了的事情,另外,還有人認為,創新一定要像搞運動一樣干的轟轟烈烈,這與當下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相悖的。
創新是不分大小的,只要有利于社會進步并取得一定效益的新奇想法都可視為創新。例如,我們現在常見喝水用的“袋茶”,它是英國人發明的,這種創新似乎太小了,但對全球來說,不知節約了多少茶葉,對于飲茶者來說,茶葉的干凈衛生處理有利于健康。所以,看起來小創新確有大文章。
任何事情關鍵在人。只要你處處留心,認真觀察,你就有激情,就可能就去嘗試那么你就可能成功,你就有一種成就感。無論哪個行業都有該行業創新的機會,印刷同樣如此,在此,筆者舉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上世紀60年代末,筆者被分配到544廠(現西安印鈔廠)從事膠印工作。那時最好的膠印機都是北人制造的,該膠印機系列全配備的“鎮江風泵”,這種風泵不僅噪音特別大且維修率高,員工對此很有意見,此時,筆者向車間主任提出將風泵移到室外,領導采納了筆者的建議,將好幾臺雙色膠印機的風泵全移到室外,從此車間內的噪音大大降低了,且凈化了機器周邊的環境。筆者受到了領導和車間員工的贊許。2008年筆者去廈門講課,發現某中型印刷企業建了一個供氣站,向所有膠印機供氣,顯然,這比當初筆者的建議更優化了進一步。
上世紀70年代,夏天干膠印絕對是苦力活,沒有空調,車間酷熱難耐,此時筆者和生產班長共同向車間主任建議將廠區地道內的涼氣引到車間來(當年由于備戰,挖了很多地道)。后來,通過各方努力終于實施了這一方案,從此,車間溫度下降了許多,深得員工的好評。
這兩件事情算不算創新呢?當然算!時代不同,創新方式不同,但基本含義是相同的,就是最大限度激發人的創造活力,讓人們在創新中不僅創造物質財富,而且也實現精神追求和人生價值。創新是一步一步由低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它是需要長期的體驗、觀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拿目前云南卓印科技公司推出的“自來水膠印”來說吧,“自來水膠印”完全顛覆了傳統的的潤濕液,不需在潤濕液中添加任何附加劑,只需要常用的自來水就行,極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這種潤濕印版的方式的推出就是卓印科技公司研發人員長期對使用傳統潤濕液認真觀察的結果。在恒溫恒濕的膠印車間內,異丙醇不僅污染空氣,而且嚴重的摧殘膠印員工的身體健康。
卓印科技公司經過近一兩年對“自來水膠印”的反復實驗,證明該潤版方式不僅使印品色相穩定,而且使膠印水墨平衡更易于掌握,這是環保印刷方式的一種創新,特別符合我國環保戰略規劃。
在知識不斷更新的信息時代,印刷設備、工藝、材料龐雜,而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融合,跨界融合,所以,印刷創新的“點”依然很多,尤其是在印刷品方面。
筆者認為在目前形勢下,對書刊、包裝印刷品的創新應從印前設計開始做起。好的印前設計是決定印刷品占領市場的關鍵要素,以書刊設計為例,書刊設計不能決定書籍的銷量!但是,設計可以決定書籍的質量,提高銷量!設計師要有審美意識,其責任是創造美,減少視覺垃圾,凈化視覺環境,提高大眾審美素養。在版式編排過程中,構成要素,形式,視覺流程都是緊緊圍繞傳達信息這個目的。同時,一定要創造書卷與人心靈的橋梁,尋找書卷的自然氣息!
此時,筆者想起了雅昌公司印制的精美絕倫的巨型畫冊《百年曼聯》,一個英國足球隊為了印制一本紀念冊,不遠萬里,來到雅昌,據說他們看中的是雅昌的印前設計及印后加工。
另據媒體報道,國酒茅臺為了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集團董事長宣布即將設計新的包裝。讓國酒茅臺以嶄新的面孔站立在世界舞臺上,給全球消費者以驚喜,讓世界人民領略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所以,無論是酒、茶、煙包裝,還是醫藥包裝,新穎的設計將提高商品的品位,傳遞著文化的信息。
印前設計的創新直接影響著印刷材料、印中、印后的創新,它使多年不變的、呆板的印刷模式發生驚艷的變化,這就要求印刷從業者及印刷企業不斷地學習,汲取營養,否則,將會被歷史淘汰。
綜上所述,印刷的創新之路十分寬廣,只要你愿意,創新的機會總會來到你身邊。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