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大家大談特談互聯網+的時候,我忽然矛頭回轉,提出互聯網--,當然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我相信這也不是我第一個提出的,在前期跟一些傳統企業家交流如何轉型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他們的焦慮不安及六神無主,覺得有必要談談互聯網--,因為我深切的感受到傳統企業家肩負沉重的包袱,若不能先做相應的減法,盲目的做加法,可能肌體排斥,水土不服,雪上加霜。總之研究互聯網--,是為了更好的互聯網+,更能輕快好省的輕裝上陣彎道超車。
那互聯網--,到底要減去什么?
我覺得可能得從以下八個方面來思考:
其一、減掉企業家慣有的思維模式,多年來遵循的治企方略,因襲多年的成功經驗,譬如大規模的生產,降低采購成本,大面積的傳統媒體廣告投放,多年的政策紅利,資源壟斷,甚至多年的投機倒把、坑蒙拐騙,以次充好。
其二、減掉封閉壟斷的市場布局,打消產業鏈上下游的壟斷和延伸,盡量采用眾包眾籌的方式輕資產的方式運作企業。
其三、減掉不必要的渠道環節,在移動互聯網的大趨勢下,要具備抓住瞬變的洞察力,渠道的冗長只會加大成本降低效率,與最終用戶離的越遠,離滅亡就會越近。
其四、減少傳統媒體投放的費用比率,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讓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媒體,所見即所得,8090后的崛起,注意力已然從傳統紙媒、電視媒體轉移到網絡新媒體移動新媒體。
其五、在營銷From EMKT.com.cn推廣的內容減掉一些說教、填鴨和推銷。減掉一些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嘴臉和架勢,去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傳統固見,多一些互動、娛樂性、自己想方設法讓用戶參與,共同成長。
其六、減去一些不必要的部門設置和管理層級,管理的層級越多,越阻礙信息在組織內部的流動,越延緩決策的速度。管理層級越多,市場一線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越不能充分發揮,越不能發揮人才價值的最大效用。
其七、減少一些傳統的考核指標,在關注結果的同時,應該重點考核一下過程性的指標,減少一些對于結果有重大影響力的渠道指標,多考核一些對企業未來成長生死存亡的用戶指標。
其八、減少一些瑣碎審批流程、會議報告,一切以市場和用戶為核心,減少一些對于領導的迷信和依賴。減少一些傲慢和偏見,減少一些經驗主義和自以為是。營造“開放、平等、協同、分享”的新企業文化。
那怎么做才能減掉呢?擒賊先擒王,治病先正因。
首先得解決思維方式的問題。思想的問題只有通過學習來克服,企業掌舵人必須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做到與時消息、與時俱進和與時偕行。有自以為非的勇氣,有推倒重來的謙卑,有知行合一的能力。
第二、做一個資源整合的高手,而不是閉門造車,孤芳自賞。互聯網時代重要的不是自建和占有,而是使用和分享。
第三、重新構建渠道模式,完善線上線下渠道組合能力,切忌過于依賴傳統渠道,以至于利潤愈來愈薄,迎合讓惠用戶捉襟見肘,甚至導致渠道客大欺主,處處被動。
第四、啟用移動互聯新媒體的運營市場策劃人員,媒體運營人員,構建屬于企業自己的自媒體和社群。增加更多的娛樂與互動。大膽啟用新生代,注入新鮮血液,發出營銷新聲音。故應提高新媒體的費用投放比重,做好財務保障與支持。不能因為不了解,所以不重視。
第五、從組織架構;運營流程、績效考核及企業文化緯度要重新定位及規劃,打破官本位思想,引進全員營銷理念,只有市場和用戶才是老板。運營流程的設計是考慮如何快速的響應市場、服務用戶而不是為了匯報領導、方便監控。管理扁平化,沒必要設副職的堅決不設,能減掉的中層,果斷砍掉。一切以市場和用戶為綱。績效考核加大用戶端的比重,樹立只有用戶購買消費使用了才是真正的績效,別的頂多是移庫,不算真正的貢獻。
那在做以上減法的時候要規避的問題有哪些?
第一、魄力不足,搖擺不定,稍微未達到期望就動輒改變,沒有積累不夠持續。
第二、沒有從戰略上做減法,沒有系統的部署及資源配置,沒有詳細的運營節奏和把控節點,總是遇到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疲于奔命。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