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自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印刷廢氣治理、環保整改成為企業關注的話題,也是未來企業生存和競爭的基本條件。對于印刷企業來說,達標排放并不難,但是節能減排、成本優化才是需要持續改善的重點。在廢氣處理問題中,印刷企業必須知道這幾個關鍵點:

1、企業到底裝什么處理設備才能達標?
我們經常聽廢氣治理供應商說:“裝我的設備保證能通過環評”,所以老板就開始找廢氣治理供應商報價、比價、砍價,最終選擇了一家性價比不錯的廢氣治理供應商提供服務,但是往往在環保審批的時候并非都能通過,有時甚至要拆除重建或者停產整頓,這個過程短則幾天長則數周,企業等得起嗎?這是供應商的錯嗎?也不盡然。
首先是企業沒有搞清楚環保整改的審批流程,任何一個生產型企業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必須在投產前進行環境評估,并制定適合本廠實際情況的“一廠一方案”,提交環保部門報備審批后,才能動工建設,所以在廢氣治理前需要我們搞清楚前置的審批環節,以免走彎路。
2、“一廠一方案”重要嗎?
很多印刷企業把“一廠一方案”草率地交給了廢氣治理供應商來編寫,雖然這樣做沒有錯,也能通過環保審批,但是我們忽視了一個源頭的問題:廢氣從哪里來?
廢氣治理供應商一般對治理技術很清楚,但是對印刷材料構成和生產工藝不熟悉,如果我們不關注源頭的改善,那么廢氣治理方案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終給我們帶來的負擔是治理成本的增加。
所以在一廠一方案中,需要企業更多的自身參與,加強與材料供應商、生產設備廠商和末端治理廠商的多方溝通,從材料優化、工藝改善、現場管理、末端治理等多個方面來設計企業的綜合治理方案,這樣才能在滿足生產需求的情況下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能耗的增加,關鍵是從根本上降低治理成本。
3、“排污費”究竟是怎么回事?
對印刷企業來說,過去只繳納生產廢水的排污費,危險廢固和廢水是由第三方的危廢公司回收,費用計算非常簡單,但是印刷廢氣開始納入排污收費范圍之后,很多企業不清楚如何申報以及如何降低排污費的產生。
首先明確一點,排污費的計算公式是由國家環保部制定,采用物料恒算法(排放量=產生量-去除量-回收量),而繳費基數是由各個省市根據地方情況來制定,以地方環保部門制定的廢氣達標排放標準做參照,按照獎優罰劣的原則,繳費基數隨著企業的實際排放情況做出相應調整。所以排污費的繳納與企業的治理情況息息相關,源頭控制的好,產生量就小,排污費也少;廢氣治理能力強,去除量就高,排污費也少。所以在排污費的計算過程中,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意識到企業的廢氣、廢水、廢固的治理成本,是我們長期關注和持續改善的工作。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