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在多色印刷生產中,有時會發生印品疊印不良的現象,嚴重影響印品質量。印品疊印不良是什么引起的?該如何解決?
1、紙張吸墨性不當
多色印刷時,將油墨轉移到紙張上是在濕壓濕的狀態下進行的。如果紙張吸墨性過高,油墨中的連結料就會過多地滲入紙張內部,導致油墨結膜速度變慢、印品缺乏光澤,甚至有時印跡一經磨擦,便會發生剝落現象。相反,如果紙張吸墨性過低,油墨的固著速度慢,吸附力差,后一色油墨疊印前一色油墨時就會粘掉前一色油墨或疊印不上,從而造成印品疊印不良。
因此,要盡量選擇吸墨性適中的紙張,使油墨固著速度適中,墨層對紙張的附著力適中,進而增加墨層對紙張的黏合強度。
2、印刷色序不當
采取疊印方式進行多色印刷,當后一色油墨疊印在前一色油墨上時,經滾壓后會形成相互間的附著力,分離時如果后一色油墨的黏著性比前一色油墨的黏著性強,則后一色油墨會把前一色油墨粘走,從而引起印品疊印不良,造成“花斑”。
因此,一般按照四色油墨的黏著性從大到小排序,即按照黑、品紅、青、黃的順序排列。
3、潤版液pH值控制不當
如果潤版液的pH值過低,潤版液中的藥水就會分離油墨中的連結料和顏料,造成油墨乳化。當油墨轉移到紙張上時,油墨中的顏料會浮在紙張表面,后一色油墨疊印前一色油墨時,部分顏料會被粘走,從而導致印品疊印不良。
因此,必須控制好潤版液的pH值。一般情況下,潤版液的pH值應控制在5.0~5.5。
4、墨輥表面留有結晶物
多色印刷中,一些殘留的紙粉、潤版液、油墨粘附在墨輥表面,會使墨輥表面產生結晶物,使墨輥上的墨膜分離時難以控制,從而導致印品疊印不良。
因此,要經常檢查墨輥表面是否光滑,一旦發現結晶物,必須及時清除。
5、印版供水量不當
當水斗輥與計量輥之間的接觸壓力較小時,印版供水量較大,形成的水膜較厚,墨膜顏色就會變淺,從而導致印品疊印不良;當水斗輥與計量輥之間的接觸壓力較大時,印版供水量較小,形成的水膜較薄,墨膜顏色就會變深,疊印效果較好。
因此,要調整好水斗輥與計量輥之間的接觸壓力,從而控制好印版供水量,使水膜厚度適中,從而避免產生印品疊印不良。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