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或許不懂得產品的生產工藝,事實上,他們也無需了解,但他們懂得“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會在產品的質量與價格間做比較,最終選擇自己心儀的產品。所以,數字印刷的市場擴張,最終依仗的是產品的性價比,這是由市場決定的。然而迄今為止,影響數字印刷快速發展的最大短板正是性價比不足。
或許有人會以量與價的關系進行辯解,現時的價高是因為量的不足,這也確是事實,但猶如雞與蛋的關系一樣,量不足固然導致了單價高,但反過來,單價高豈不同樣影響著量的擴張?所以,價格適度是市場擴張的根本,培育市場既需要印刷企業為之努力,同樣也需要供應商著眼長遠,忌諱急功近利。沒有充分的市場,雙方都將受害,城門失火,魚池又焉得幸免?
數字印刷的性價比不足,首先表現在設備的市場售價偏高,這固然與設備多來自海外發達國家有關,放眼望去,占據市場主角的幾乎不是美商就是日企,印刷企業鮮有話語權。而且,數字印刷耗材與設備對口,導致印刷企業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如若這種狀況不能得到改善,那么數字印刷的進一步擴張難免還會延后。
正是因為看到了問題所在,并非業內人士的湖北省民主促進會專職副主委唐瑾,在今年的政協全會上遞交了以《關于以數字噴墨技術為突破點,推動我國向印刷強國邁進的建議》的提案,令人振奮。中國是世界排行第二的印刷大國,數字印刷又屬未來可期的發展方向,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改變現狀而努力嗎?好在已有不少國內企業開發生產用于包裝印刷和紡織噴印的數字印刷機,盡管設備的核心部件——數字噴頭還得依仗進口。事實證明,唯有國產設備的光鮮面世才能有效拉低進口設備的市場售價。我們期待著這些企業的再接再厲。
數字印刷的性價比不足,還在于國內市場的傳統膠印有著強大的競爭能力。與國內現有數字印刷設備利用率不高的情況截然不同,傳統膠印機幾乎要憑借滿負荷生產才能夠以低價贏得微薄利潤。問題在于數字印刷企業從來就沒有遭遇過嚴酷的市場競爭,所以也沒有感覺到設備利用率對企業盈利的重要性。當然,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后的經營壓力已經讓部分企業驚醒,試圖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而且也已有了成功案例,這有可能會引起業內的連鎖反應。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