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在現實生活中,焦慮往往是重壓下領導常有的心境,這影響著領導的正確決策。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的說法:“倒閉不是因為競爭太激烈,而是‘一把手’腦子不好使。”之所以“不好使”,就是因為缺少學習。
——”
焦慮容易引發的后果是盲目跟風,主觀上希望緊跟時代步伐,借鑒別人經驗,但或是因為沒有理解內涵,缺乏市場分析,或是沒有看到自己企業與他人間的不同,結果可能事與愿違,花了錢卻未必辦好了事。
在社會步入第三次工業革命后,新事物、新理念、新產品層出不窮,許多東西還沒有被理解與吃透,這一頁已經被翻了過去。在通訊領域,從2G發展到4G沒用多少時間,現在又直奔5G而去;微信取代微博是這樣,刷臉即將取代微信支付、支付寶也是這樣。
細細想來,也就是在這二、三十年的時間里,印刷業也是更新換代:先是膠印取代鉛印;電分取代照相;接著CTP取代了曬版;ERP普及應用于規模企業的管理;手工裝訂逐漸被淘汰,自動化裝備更多地替代人工。跨進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由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就更多更快:網絡在生產中的應用;互聯網+;RFID、AR、VR、3D打印、光柵技術、……舉不勝舉。
除了技術上的進步,還有不少新概念融入到印刷業的發展視野中:ISO體系、5S管理、G7認證、CIP3、綠色印刷,如果這些還算是已經談論與執行了一段時間,那電子商務、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共享經濟又開始進入我們的眼瞼。變化之快前所未有,處于快速崛起中的中國更是如此。
面對變化,如果缺乏對技術發展趨勢、市場容量的清晰判斷與了解,缺乏對自身企業人力與財力資源的清晰判斷與把握,那勢必事倍功半,甚至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眼下,印刷圈內還處于艱難探索中的當屬電商。按照科印傳媒的數據,2015年印刷電商即已超過300家,獲得的社會融資也以億計。毫無疑問,發展方向對頭,也為印刷業下一步的發展所需,但時至今日做得順風順水、已有很大市場影響、并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平臺還正是為數了了。市場需要無畏的探索者,謀取進步也會有犧牲,但如果冷靜下來,把步子走得更穩妥些,或許成功的幾率也就會更大,損失也會稍少些。
中國的印刷業正走在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途中,中國的印刷人需要膽量、勇氣、激情,但更需要學習,學習新技術,學習經營管理,學習他人的經驗,這不只是讀點各種教程,而是要克服“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的心態,絕不盲目跟風,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細細琢磨,從成功中總結經驗,從失敗中獲得教訓。
責任編輯:梓沐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