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裁切作為印后加工工序的重要環節,有一部分紙張產生裂紋的原因是在裁切刀的切力下,紙張的瞬時斷裂強度比紙張纖維的斷裂強度小,在刀口的作用下,紙邊邊緣的纖維從斷裂處被拉出來,這種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紙張產生裂紋的長短和鋸齒大小,與切紙機的抽進動作和操作條件等有關。對印品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因為一旦出現偏差就會使得印品變成廢品,從而使前工序所做工作都失去意義,造成極大浪費。因此,重視和提高裁切工序技術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1.紙張出現裂紋
通常紙堆裁切到一半高度時,裂紋就開始出現,內刀口的裂紋經過刀背面的平面摩擦要光滑些,外刀口的裂紋經過45°傾角刀棱的作用,比較毛糙。
一般裁切時,裁切刀先與表層紙張接觸,然后將紙張切斷分開,最后切下層的紙張。在裁切過程中,紙堆的切面會出現以下現象:刀口的刀刃還未到達紙張切割處,紙張就出現了裂紋,這是因為刀片切入的壓力,使下部的紙張不等刀刃到達就斷裂了,此時裂紋呈鋸齒狀。
2.裁切面凹陷
紙張裁切面凹陷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①裁切刀的傾斜角度不足,應該更換傾斜角度較大的裁切刀;
②千斤頂壓力太低,應該在調節閥上重新調節千斤頂壓力;③裁切刀架座位置不當,應該重新檢查相關螺絲并使之上緊。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