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最近,從微博內部得知,微博已在近期啟動一個信息流量優化計劃,對原來在用戶信息流中的低質量、低互動以及垃圾營銷信息進行限制展示,通過對信息流的優化,降低用戶在瀏覽微博中接觸垃圾信息的頻率。

一
最近,從微博內部得知,微博已在近期啟動一個信息流量優化計劃,對原來在用戶信息流中的低質量、低互動以及垃圾營銷信息進行限制展示,通過對信息流的優化,降低用戶在瀏覽微博中接觸垃圾信息的頻率。
而限制的辦法則是大數據識別和用戶舉報。
將被限制信息舉措涉及的賬號信息大概分三類:分別為低質量低互動類微博內容、垃圾營銷信息微博內容、強制關注和賬號授權產生的自動微博內容及惡意刷屏等內容。
關于低質信息的界定,大概是這樣的:短時間內發布內容構成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微博(可以是同一賬號持續發布,也可能是不同賬號在同一時間內發布),或者在短時間內,由部分低質量APP自動發出或自動觸發分享的低互動內容,都會被歸類為低質量低互動內容內。此外,被用戶舉報的微博營銷信息,以及對于用戶采取有獎轉發、應用授權等誘導關注或強制關注產生的信息流內容,同一賬號短時間內發布大量刷屏微博,采取作弊行為產生的其他微博內容,也都會被一并歸類到垃圾內容范疇內,將被納入限制展示的范疇。
二
微博這一舉措應該是對Facebook的效仿。Facebook發明了信息流--News feed。大大的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在信息流中,信息的優先性是按時間排序的,最新的永遠排在最上面,與以往的信息排序方式,這是革命性的變化,但同時也有許多弊病,比如那些垃圾信息只要能混進時間流,就有可能排在重要的位置。
因為這個原因,早在2006年9月的時候,News Feed即曾遭到數千名用戶表示反對,為了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FB做過很多嘗試,直到2010年,Facebook為了讓Page和ads的內容進入News feed,開始做Ranking機制,基于rank值將價值低的信息進行剔除,news feed中 user story、page story、ads的并按照值的高低進行實時反饋排序。實際上,Facebook每位用戶的News Feed平均每天能接收1500條信息。但由于空間和時間的限制,Facebook通常只向每位用戶每天提供其中300條信息(這個中位數是基于2013年7月某周7,000位日活躍用戶的隨機樣本),這些結果是經過ranking排序的,并不保證所有人的feed都能被顯示。
Facebook利用算法學習來為狀態更新、圖片和視頻等每條信息排序。評分由多個因素決定,包括用戶之間的關系,用戶是否贊或評論了對方的內容,用戶以前對那類內容的興趣等等。
通過“贊”、“隱藏”內容或者把用戶列為好友或泛泛之交等方式,基于這些維度剔除用戶不感興趣的內容,用戶之間的行為可以影響哪些內容出現在他們的News Feed上。
在“突出”用戶感興趣的某人所發布的內容上,Facebook上線了名為“最新行動者”(Last Actor)的小調整。如果你“贊”或評論了某人的內容,那么下次那個人發布的內容將在你的News Feed排序最前面。Facebook根據用戶與內容的最近50次互動情況來決定是否提高排序。
Facebook發現好友信息的“贊”、評論和分享的信息使用戶互動量增加了5%,頁面信息的類似互動增加了8%。在2013年7月,被閱讀的內容比例從57%提高到70%。換句話說,用戶往下瀏覽了更多信息,閱讀了更多內容。這次調整對Facebook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它改善了用戶體驗,提高了用戶在Facebook上花費的時間,并為廣告投放提供了更多機會。這還意味著Facebook page擁有者(常常是企業和品牌)發布的內容將被更多人看到。
三
微博限制信息流的初衷是降低信息過載,提升用戶體驗。但其中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微博跟Facebook還是有區別的,微博是關注機制,關注與取消關注本來就是一個信息屏蔽機制,是否還需要官方出臺技術來二次剔除有害信息呢?這很值得討論。
官方的思路或許是這樣的:取消關注是類似判處某一信息源死刑的決絕方式,現在低質量信息雖然存在,如果鼓勵取消很可能會挫傷活躍度,通過技術手段去剔除、屏蔽則有可能實現兩全其美。
但這么做對營銷號和企業官微則可能構成不小的影響,其中對營銷號可能是致命的,對企業官微則喜憂參半。
按前面所披露的規則,營銷號發布的垃圾營銷信息將有大部會被屏蔽,這無疑問,也是好事,但企業官微的問題就比較復雜,因為在之前,企業官微的存在其一大職能就是營銷,推廣其產品或者策劃的活動。而且企業官微往往和營銷號互相配合進行營銷。而在新舉措后,許多企業官微將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在微博存在的意義以及存在的方式。
現在微博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即不支持企業官微進行無序的營銷活動,尤其是病毒營銷活動,想在微博上做營銷活動也可以,這就要看企業的運營技巧了,如何讓自己的營銷活動贏得用戶的有效互動。微博對企業官微的本分定義是做服務,做企業服務粉絲的通道。
微博營銷雖然已經成為常態,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其實才剛剛學會怎么運營自己的官微,怎么進行社交營銷,估計這次之后,又要面臨一次轉型。
四
微博這次流量優化行動,雖然在表面上是針對低質量信息,但目的的本質還是為了提高微博的粘性,增加用戶在微博上的停留時間。雖然微信等后起產品也在跟微博搶用戶,但不能不說,信息過載也是很多用戶抱怨微博的重要原因。
降低低質量、低互動信息的展示頻率,實際上就是給那些來自用戶的社交好友、各領域自媒體作者的內容以更多的展示機會。這樣做的價值在于讓微博上的內容結構更多元,從而避免用戶的信息流被部分大V賬號“綁架”。隨著來自個人用戶微博內容的增加,相信用戶在微博上發言和互動的欲望都會更強烈,這才會促使微博真正的活躍起來。
這次信息流量優化計劃是在前段時間微博打擊營銷行為的又一重磅舉措。如果營銷信息大部分被降頻,對提高用戶粘性應該有正面的幫助。現在微博需要考慮的就是,能否不斷提高對低質量信息降頻的精準性。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