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就醫“掛號難”是令患者頭疼的一大難題,為了解決患者就醫難的問題,自去年8月起,天津濱海新區啟動了“互聯網+醫療”家庭醫生簽約及分級診療建設試點。該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已有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第五中心醫院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利用“互聯網+”模式,患者不出社區,便能享受到區域內三甲醫院的專家遠程會診,最大限度地節約患者的時間。
現代人的消費,已由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有形物質商品轉向更多服務型產品。對于看病就診也一樣,服務成為患者的聚焦所在。濱海新區大力推動醫聯體建設,基于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匯通能力,使基層醫生通過醫聯網平臺系統與三甲醫院著名專家直接聯系,合理利用優質資源,讓之前遠在天邊的專家如今能為普通群眾觸手可及,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服務。同時,在其進行會診過程中,利用直播等方式開展教學觀摩,提高基層醫生技術水平,將醫療資源的利用率發揮到了極致。
在網上便利醫療服務的同時,“線下”的醫療服務也在穩步提升。天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在醫院設立分級診療服務臺,支撐下級與上級醫院轉診服務,并增設專門的門診收費窗口,做好“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醫療模式,對就醫群眾做到合理分流疏導,大大節約患者醫療費用支出,優化病人的就醫體驗。
誠然“互聯網+”的助力不能止步于這部分的醫院和社區,還需要更大范圍地擴展起來,提升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服務水平,高效利用優質醫療資源,并與基層發揮合力,共同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無論是看病過程中的現代化信息化服務,還是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家庭醫生簽約等,我們都期待“互聯網+”能夠全面改善患者就醫感受,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同時,真正解決看病難題。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時代的發展趨勢,我們相信,未來“互聯網+”一定會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