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如何表達品牌對社會的善意?這值得每個廣告人和企業CMO思考。

1、結構性失業大潮來臨。癥結在于廣告從業者的知識、技能和觀念與市場需求不匹配。以AI為代表的技術變革正在席卷各行各業。凱文·凱利一針見血指出,“這個時代,哪有什么大師,人人都是菜鳥!”大數據、深度學習等領域是廣告從業者的知識短板——他們多為文科生出身,對技術兩眼一抹黑。知識固化,薪水高企,年紀較大的從業者,將被列入老板抽屜中的第一批名單。2017年,多位高管被迫離開這個行業,甚至離開中國。 沒有捷徑可走,首先要理解這些前沿技術,其次要找到技術伙伴從而獲得能力。
2、你掙的每一分錢都將是血汗錢。甲方比乙方還忙。兩個客戶,分別是北京和杭州的互聯網巨頭。他們平日是24/7響應,除夕夜在我們吃團圓飯之際,他們還在公司值守。這兩個品牌,代表著中國經濟的未來。他們對代理商快速反應的要求并非故意刁難,這是他們的生存現狀所致。為“中國速度”,不吝犧牲休息時間;為提防黑天鵝與灰犀牛,擔驚受怕草木皆兵。他們有無數的工作群,滿眼都是未讀消息。在焦慮盛行的國度,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已是剛需。去吸收營養,很有必要。
3、重新認識廣告業的真相。Clients come for our creativity, hire us for our strategy, and stay with us because of our account management(我們的創意能力吸引客戶到來,我們的策略水平讓他們信服且簽約,我們的優質客服讓他們愿意長期合作)。分別對應廣告人的橫向思維、縱向思維與情商,代理商應當在這三方面對員工進行指導和培訓。創造力依然是獲得業務的最大權重,但三級火箭,一個都不能少。
4、急功近利的廣告已經過時。2017年的一波波“暖心”、“感人”案例受追捧即是明證。打動人心,依賴品牌的價值觀的傳遞,而非產品功能的灌輸。傳統廣告時代,廣告主追求利益最大化,屬于“經濟人”。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講,經濟人是指一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面臨各種不同選擇時,傾向于選擇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大經濟利益那種機會。今天的廣告主應當以“企業公民”的身份面對消費者,在追求自身利潤的同時,也必須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如何表達品牌對社會的善意?這值得每個廣告人和企業CMO思考。
5、管理者應放下KPI執念。一個朋友去一家本土上市廣告公司面試。面試官直言不諱地說:未來一年,公司要完成業務增長任務,所以不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創意作品上。這位朋友有熱情有創意,聽罷奪路而去。KPI主義逼迫代理商偏向于選擇保守、安全的方案,因此很難招攬,留住天才創意人。索尼前常務董事天外伺郎發表文章《績效主義毀了索尼》,“索尼引入KPI主義,過于關注績效數字,讓企業丟失激情、挑戰精神,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最終導致索尼在數字時代的失敗”。《基業長青》一語中的:“利潤不是目的,利潤就像人體所需要的氧氣、食物、水和血液一樣,這些東西不是生命的目的。”
6、隨著在線內容的爆發,海量的信息極大地攤薄用戶有限的注意力。體驗營銷是一座富礦。《體驗經濟》認為"商品是可替換的,服務是看不見的,而體驗是難以忘懷的"。數據顯示國人對“體驗”的熱情有增無減。2016年參加音樂節的人數超過300萬,比2015年增長44.2%;上海迪士尼開園第一年的訪客量是驚人的1100萬。大批國際大品牌,都在積極采納新技術,打造讓人耳目一新的體驗營銷。Nike在馬尼拉推出Unlimited Stadium,產生廣泛影響。
7、團隊的多樣性創造超級價值。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麥迪遜大道的DDB首開先河,將文案和美術指導放在一起協同作業。W+K的兩名創始人Dan Wieden和David Kennedy就是這種組合。今天,只靠兩個角色無法撐起一個重大廣告戰役。先進的作法,是將前端工程師、后端工程師、戰略咨詢師、美術指導、文案、記者、策略專家、交互設計師放進一個團隊,制造激動人心的化學反應。副作用是事情常常陷入混亂局面,這考驗領導者的胸懷與管理水平。
8、不要輕視新聞聯播。最高決策層對政府與社會的控制越來越得心應手。一紙《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讓打算狠砸廣告的眾多P2P網貸品牌夢想幻滅;一則《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又讓眾多科技品牌看見增長的風口,在語音交互硬件、無人車、云服務的品牌建設上高歌猛進。最高決策者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不比任務一家廣告公司差,他們手握“一帶一路”、“普及高鐵”、“精準扶貧”等成功案例。廣告人講政治,識大體,并沒有什么不好。這就是中國。
9、交一個律師朋友。“遇上甲方違約且協商失敗怎么辦?”我問。“告他!”律師如是說,“不管輸贏,你都能學會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你下次還會遇上同樣問題。”“不要逃避,你要習慣訴訟!”“公司越大,越是官司纏身,瞧瞧國外那些巨頭!”這位律師并非為賺錢而慫恿我上法庭,他而是一位親屬。 應該到手的回報,一分都不能少,如前面所說,你掙的每一分都將是血汗錢。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