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從古至今,八卦便是人的天性,從遠古時期的“看熱鬧”到如今的“圍觀”,吃瓜群眾們從未減弱過自己愛管閑事的熱情,不論這好奇心到底會害死多少貓,許多人仍然毅然決然地投身無數旋渦之中。這些八卦,便是“熱點”,那么怎么把平時的熱點更好的潛入到微名片文案的營銷中呢?
但不論好與壞,是與非,它們都不得不牽涉到一個重要因素——熱點。熱點到底該怎么蹭?這是許多人心中疑問。
——蹭得好,眾人追捧,皆大歡喜;
——蹭得不好,后果難知,輕者受到嘲笑,重者深陷泥潭。
這聽起來有些夸大其詞了,可現實往往比想象更為殘酷。就拿昨天的一則熱點來說****,導致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表情包和營銷,其中顯露的“商機”令不少品牌蠢蠢欲動,人人都妄圖在其中分一杯羹。
若是普通群眾還好,大多只是表達一下看法后默默結隊圍觀吃瓜;一些有素質的媒體和廣告人雖然言語略有犀利,可好歹知曉自身定位,對文章尺度有所把控。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寫文講究時間、地點、人物,如何科學的讓微名片營銷蹭到熱點也是有講究的。
速度要快
速度要快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快速了解:快速了解熱點事件始末,理清核心問題和輿論走向,并確保了解內容的準確性;
快速融合:快速讓產品/品牌宣傳融入熱點話題中;
快速傳播:快速在線上與線下進行分享傳播,搶占大眾視線與話題。
比如iPhone的新品發布會就是最好的例子,當iPhone新品來襲后,各大品牌商開始了快速搶占“熱點話題”的工作,蹭蘋果新品的熱點。這樣做可以讓他們借助iPhone原本被大眾所理解與接受的品牌熱點,來推廣宣傳自身品牌。
堅持原則和底線
爭議性很大的熱點事件盡量不要追,政治性事件千萬要謹慎。借勢營銷有風險,我們需要有一個靈敏的嗅覺,既要有新聞敏感性,也要有政治敏感性。能察覺出哪些熱點可以追,哪些熱點可能會產生相關負面影響。
例如**事件,在網絡中被刷爆,好多品牌立馬看到這個機會,紛紛借此熱點來營銷自己,可是一向以追熱點著稱的杜蕾斯卻很淡定,什么也沒做。最終杜蕾斯被網友稱贊有節操、有道德、有良心,而其他借勢營銷的品牌則由于輿論壓力,在24小時之內刪除了相關營銷內容。像***視頻事件,杜蕾斯也是罕見的沉默,避其鋒芒。
借勢競爭品牌
借勢競爭品牌的熱點來宣傳自家品牌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有關競爭品牌熱點事件,我們可以借助這些事件,將自身長處體現出來。就像小米的雷布斯一樣幾乎每次都會借助蘋果來宣傳自己。
要和自身產品相關聯
借勢,主要就是借助別人的熱點盡可能大地宣傳自己,宣傳自己的產品。那如何下手呢?特色!只要把握住自己的產品特色,總能有符合自己借勢營銷的熱點。看杜蕾斯幾乎每次的借勢營銷都是將自己的產品關聯進去,而且幾乎每次都是將其產品特點融合進去,比如其產品特性之一:安全!像《老炮兒》和歐洲杯的借勢營銷就是突出了其安全的特點。
話題延續
結合自身開展的相關活動,可以讓傳播效果翻倍,同時可以突破熱點事件時間的限制,延續這一話題,讓自己的品牌曝光更久。比如股市動蕩的時候,聚美優品發起的#你們為國家護盤,陳歐為你護臉#活動,加上優惠,吸引了好多粉絲。
微名片營銷熱點到底如何蹭?即使經過了上述那么多的思考,筆者依然只能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畢竟,真正的“熱點”制造者,是在座的每一位歷史創造者。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