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在包裝設計中,色彩不僅是體現包裝風格的重要元素,更是設計師運用的一種設計語言。現今中國白酒包裝通常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要色系。紅色表示喜慶,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理念;黃色則喻示高貴,古代黃色也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審美理念的革新,對于色彩的使用趨于多樣化。例如“舍得酒”包裝,白色與褐色的巧妙運用,使整體藝術感很強;“洋河酒”更是打破了以往紅黃為主色的“舊傳統”,使用主藍色調彰顯了產品的個性。
考慮到包裝成本與制作工藝的復雜性,現今所運用的材料主要為紙板,但根據消費群體檔次的差異,使用的紙板也有所不同。例如,市場的中、低檔白酒包裝主要采用白紙板和銅版紙為主,而高檔白酒主要以金卡紙和磨砂金卡紙為主。隨著制作技術的不斷改良,白酒包裝中也出現了新型包裝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如聚苯乙烯等。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許多酒類企業在外包裝中運用了木材、金屬,甚至金、銀等貴金屬,以彰顯產品的高檔與奢華。
白酒包裝的內結構可分為三個部分:酒瓶、底座、酒盒,為了彰顯“禮”字的內涵,企業常常增添包裝的裝飾,以表現產品的高檔和奢華。例如,在產品底座上附加一層象征高貴的黃色綢緞,或在包裝盒內附贈一些相關的禮品,贈品的價值甚至超過了白酒。附帶贈品的出現,不但使酒盒的體積增大,超越了酒盒與酒瓶的正常比例,也在無形之中抬高了產品價格,誤導了消費者。與此同時,現代中國白酒的市場普遍存在包裝的內部結構過于復雜、層次過多的現象,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毋庸置疑,中國的白酒市場將會持續發展,與之相對應的包裝設計亦轉向做風格、做品味,通過低成本塑造新格調、清新有時代感的產品。正如唐人張彥遠“意在筆先”,體現在白酒包裝的文化性、個性化方面就是通過歷史與品牌的結合,出現了文化與白酒的價值訴求相結合的包裝體系,瓦解了低端酒通過華麗的包裝達到賣高價的目的,使之回歸到文化、品牌和品質塑造。相對應的西方紅酒大部分沒有包裝,90%以上都是“裸瓶”,這就要求在瓶型上的設計更加講究,這是品牌價值和文化不同的直接體現。今后的白酒包裝趨于簡易化,在瓶型上注重設計與品牌風格的呈現,包裝材料上更加生態環保,過度包裝將被剔除,企業將更加注重適銷性,迎合用戶的需求,不再是自說自話的東西,而是會有更加精準的定位系統反饋市場的需求。筆者預計,未來10年內,白酒包裝設計很可能進入裸瓶時代。這是不僅是與國際接軌,也可能就是中國明天要追求的程度。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