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包裝印刷品除印刷外,還有許多的印后加工工藝,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紙張進行表面處理,包括復膜(光膜、亞膜)、上光、壓光、過油、印光等等。印刷品經過這些表面處理后,會有不同程度的色相變化。這些變化其中有的是物理變化,有的是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主要是體現在產品表面增加了鏡面反射,這對色密度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復光膜、上UV光油、壓光等等,色密度就會增加。復亞膜、上亞光油后印品的色密度降低。化學變化主要是來自復膜膠、上光油、UV油等等。這些材料中含有多種的溶劑,它們都會使印刷墨層的顏色發生化學反應而造成顏色的變化。
因此,作為包裝膠印的印刷品,在印刷時如果有印后加工的工藝,必須將印后加工的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因素考慮進去,從而確定印刷時墨層的密度值及L*a*b*。
膠印產品剛印刷后,油墨尚處于濕的狀態,這時所測的密度值與印刷品干燥后所測的密度值有所不同。濕時密度值高,干時密度值低,這就是干退密度值現象。這是因為剛印出來的墨層有一定的流平性,表現為表面的鏡面反射為主,看上去色彩鮮艷,光澤好。當墨層干燥后,表面有漫反射現象,自然光澤就比剛印刷出來時顯得暗淡無光。
在平時印刷時,為了保證批產品盡可能的減少色差,我們采取用同一濕密度的測試法來進行控制。即第一次印品是濕狀態下經客戶簽字同意馬上測得濕密度值及L*a*b*值。以后印該產品時(濕狀態),就按第一次測得的密度值及L*a*b*值進行顏色的控制。當然如果用帶有偏振鏡裝置的密度計,它能夠消除墨層表面因鏡面反射而產生的光.它所測得的濕密度與干密度相對比較接近,也可以對色差減少的控制有所幫助。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