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正在給農村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也給那些特色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銷售出路,進一步踐行國家精準扶貧的戰略。
依靠“互聯網+”,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業集團)為新疆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解決特色農產品銷售難提供了可能。

以瓜果為代表的新疆特色農產品在全國優勢明顯,但存在市場認知度低、流通體系不發達、優勢挖掘不夠、經營主體觀念滯后等諸多問題。
在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脫貧攻堅背景下,果業集團投資建設電子商務服務園區,依托大數據平臺和技術優勢,通過互聯網將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起來,確保特色農產品出村,“出得來、出得好、出得好價錢”。
近年來,果業集團通過電商促成新疆白無核鮮葡萄首次出疆,上線5小時32噸售罄;讓新疆棉花、棉胎首次通過電商銷售,單品銷售數量11萬床、金額突破1000萬元,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營銷經典案例;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大米通過電商售出10萬件,當年使農民增收2800萬元……累計上線新疆特色農產品4000余款,2017年實現線上交易額9.5億元。
“電子商務服務園區解決了線上線下、疆內疆外的市場對接問題,強化了農民和市場的產銷對接,并在大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得出農產品種植指導和流通指導信息,給農民提供最優的決策參考和市場選擇。”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徐濤說。
今年,新疆首次把農產品網絡推介寫入《2018年新疆農產品市場開拓工作方案》,以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種植基地、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加強農村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提升品牌意識,推動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新疆特色農產品出村一定要擁抱‘互聯網+’,借助電商,它能有效帶動生產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匹配,重塑流通渠道,同時還突破了時空限制。”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永翔說。
目前,果業集團正在籌劃與阿里巴巴集團和京東集團合作的第二期網絡推介活動,同時借助新疆特色農產品(吐魯番)電商園區的成功模式,在疆內特色農產品主產區投資布局,積極拓展疆外銷售渠道,力爭3年內織好農產品疆內收購網和疆外銷售網。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