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出版也逐步邁向了數字化時代。在不斷完成轉型的過程中,出版業發生了深刻變革,傳統出版正以飛快的速度向數字化市場靠攏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出版方式,例如:網絡出版,在線服務等等。
數字化出版離不開品牌建設,隨著數字出版的不斷發展,品牌的單一概念在圖書行業中的含義也不斷地拓寬,這種情況下,數字出版品牌應具有涵蓋整個出版社所出版的全部產品內容。
品牌代表著產品品質、內涵、出版的理念,也側面反映了讀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品牌建設就是從細分市場入手,走特色之路,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從而走出“四面開花”“雜而不精”的誤區。
伴隨技術的進步,出版業發生了深刻變革,傳統出版正以“跨媒體出版”的方式進行業態轉型,以廣電、網絡、數字出版等多種形式的傳播與發布謀求未來市場預期。在此形勢下數字出版正以其獨樹一幟的產品特點備受矚目,出版業的“泛出版時代”已經來臨。
現狀:產值穩步增長 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近年來,我國的數字出版產業呈現出產值屢創新高,手機出版異軍突起,電子閱讀器風生水起,數字出版贏利模式不斷創新等發展狀態。網絡游戲、網絡廣告和手機出版則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名副其實的三巨頭。總結數字出版特點主要有:
發展勢頭強勁。經過多年發展,到2010年,國內數字出版的產業發展勢頭基本成穩定態勢,每年以兩位數增長。特別是教育與培訓類數字出版日趨成熟,產業規模日益擴大。
手機出版產值突出。以目前中國移動就擁有5.4億的手機用戶基礎來看,未來手機閱讀用戶增長量潛力巨大,這也無疑將對手機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數字出版帶動傳統出版的發展。數字出版給傳統出版提供了解決集約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傳統出版辦公自動化等一系列問題的平臺,當產品被推至互聯網上,影響力擴大的同時,傳統出版的營銷效果也在不斷上升。
數字出版法律意識加強。國內數字版權保護、法律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各種數字版權保護措施被廣泛運用,初步形成了一條速度快、結構優、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行業整體質量不斷提高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分析:發揮自身優勢 構建自我贏利模式
出版社在探索數字出版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和借鑒國外傳統出版社的成功做法,結合自有專業渠道具體情況和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數字出版模式,并憑借擁有的專業出版權構建贏利模式。
專業數據庫方式。數據庫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海量的內容資源是其基礎。而目前國內規模較大、有影響力的一些數據庫,比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龍源期刊等數據庫提供商都還是集中在期刊資源上,真正建立圖書數據庫的機構還鳳毛麟角。雖然海量數據庫的建設中,傳統出版社落后于IT企業,但在許多專業領域,一些專業出版社或是擁有專業渠道的出版社有著其獨特的內容資源,從而擁有了巨大并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機遇。例如商務印書館,就利用自身豐富的出版資源,按照出版物類別、產品特色等分別選擇了相應的數字出版形態。
按需出版方式。對專業出版來說,依據有市場需求但量小的特點,以銷定產,重新組合資源,建立新的銷售模式,實現從提供圖書產品向提供專業化信息服務的轉變,是今后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如果說制作數據庫需要海量資源,而使中小出版社力不從心的話,按需出版則因投入少、見效快、便于發揮專業品牌優勢而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網絡出版方式。網絡出版的特點是成本低、無物流、無庫存、無須印刷、及時更新、環保等。讀者可以利用互聯網聯系方便、檢索查詢快速的優勢,在出版社的網站上找到所需要的書目及其內容。網絡出版還可以開展讀者和出版者之間的互動,也使出版周期縮短,而且可以在第一時間對市場作出反應。
在線服務方式。在線服務實質為數字出版的一種延伸。其收入有兩方面,一是網上增值服務的直接收入,二是促進紙質圖書銷售的間接收入。在線服務是外延較大的一種數字出版形式,我國眾多的專業出版社在其各自的領域都有信息資源優勢,都具備開發在線服務的條件。
光盤銷售方式。光盤雖然近些年深受盜版影響,但仍有一定的優勢。光盤既可以單獨銷售,也可以與紙質圖書配套銷售,以提高圖書的市場適應力。出版社如果能把其核心產品在內容上進一步延伸或補充出版,不僅可以滿足讀者的需要,而且可以實現產業鏈的延伸,真正實現兩個效益的雙豐收。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