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營銷是一門實踐科學,它的目的只有一個:促成產品/服務供應方與需求方長期、持續和穩固的交易。而營銷的底層邏輯都是圍繞這個目的展開的。基于這個原因,營銷的本質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國別的變化、語言的變化、工具的變化而有不同。就此而論,營銷學(理論與工具)是一種普世方法論,這是過去半個多世紀跨國公司國際化征戰的底層邏輯。

中國式營銷的發展脈絡
過去總結的“中國式營銷”,并非中國獨有特色,而是后發經濟體的企業與先發經濟體強勢品牌競爭的底層邏輯。中國式營銷的經驗、方法、工具,可以比誕生于美國的經典營銷學(本文指由科特勒、麥肯錫、4A廣告公司等形成的營銷理論與方法)更有效指導諸如亞非拉等后發市場經濟體國內市場的營銷,在此領域,中國式營銷也堪稱一種普世的方法論。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銷售的啟蒙時期
時值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十多年。當時各種商品都短缺,雖然鄉鎮企業起點遠遠低于大中小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人員素質低,管理不太好,技術和裝備也比較落后,但由于市場需求旺盛,皇帝女兒不愁嫁,在那個特定時期得以迅速發展。
除了環境因素,鄉鎮企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能人銷售”。那時的銷售人員沒有什么專業知識和技能,無非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他們值得尊敬。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為后來的城市經濟改革(大力發展私營經濟),提供了曙光,增強了信心。
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營銷的啟蒙時期
進入1990年代,中國的宏觀環境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是意識形態上不再排斥民營企業,迎來了民營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二是中國經濟開始從短缺走向平衡,甚至出現過剩。在中國商業基礎極度薄弱的條件下,如果企業不系統地導入營銷,不要說發展,生存都是問題。1990年代鄉鎮企業日漸式微的根本原因,就是整體上,它們沒有及時從個體銷售轉化為體系營銷。
大規模的營銷啟蒙不僅迎來了營銷觀念和營銷技術的迅速擴散,各種五花八門的觀念、概念也隨著咨詢、培訓、論壇和媒體迅速傳播開來。盡管我們稱之為“營銷啟蒙”,但真正取得突破的卻是“專業銷售”:如何銷售更多并且賣出一個好價錢。
2000年代,是中國式營銷的形成和釋放期
定義中國企業的營銷和銷售,是一件看似容易,實則很困難的事情。原因出在經典理論背景和參照物上。營銷理論產生于發達國家,中國企業理解營銷的參照物是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大都是發達國家最好的企業。其技術和裝備也是全世界最高水平,其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這樣。請注意,跨國公司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必須靠自己發明創造。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由于原有技術水平比跨國公司低,產品附加價值也低,除了自己發明創造,更便捷、更有效的方法是引進跨國公司用過的成熟技術,或模仿其產品。因為所處的發展階段不一樣,前提條件不一樣,中國企業和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的方式就必然有本質差異。
但科特勒著作里和跨國公司的實踐中,不會教中國企業“怎么去模仿”,更多是教“怎么去發明創造”。中國企業之所以能夠創造經濟奇跡,最根本的原因是高效地實現了世界近現代經濟發展史上最大規模的學習、引進和模仿。能夠達到此種境界,中國式營銷居功至偉。
目前最讓特朗普痛心疾首的就是,中國企業通過學習、引進、模仿和自主創新,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善的產業鏈,在中低端制造業,建立起舉國優勢,并且經由“中國制造2025”,讓中國有望向高端制造發起沖擊。
美國因為“托大”且急功近利,對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資本轉移,既發了大財,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最大規模的貿易逆差(產品進口),盡管過程中伴隨著用最嚴格的最惠國待遇逐年審核、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和反傾銷調查,也沒有抑制住中國企業學習和模仿的進程。
在資本轉移和技術轉讓方面,日本倒是十分謹慎,但依然沒有避免電子王國桂冠旁落中國。
由于跨國公司無論是在顧客需求研究方面,還是在產品、技術、工藝和裝備方面,水平都遠遠領先于中國企業,那么,中國企業完全可以放棄在這些方面的投入,通過高效的學習、引進和模仿,把智慧與資源集中于銷售和戰略銷售。
中國行業龍頭企業在營銷與銷售之間,建設性并卓有成效地實現了戰略銷售。它們的戰略銷售將銷售與營銷合二為一,把對跨國公司的跟隨戰略所形成的巨大市場潛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2010年至今,中國式新營銷孕育期
互聯網世界的崛起,是21世紀最重要的商業事件與社會事件,互聯網世界與實體世界的交融一體化,將是貫穿21世紀的百年主線。
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國率先形成的三個世界商業格局,以及最近十年由技術、資本、中國消費者共同驅動的俱分進化式發展,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先進的商業演武場:最近五年里實現的支付非現金化,讓每一個人可以不帶現金(身無分文)行走天下。這樣的變化,除中國之外,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
三個世界的基本格局,中國率先形成;三個世界并行演化的三種營銷邏輯,中國企業的營銷實踐率先探索;三種營銷邏輯衍生三種營銷戰法,中國企業層出不窮率先創新;三類營銷匹配的人才與新營銷組織,中國企業正在率先探索。
時至今日,在中國的跨國公司,已經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繼續承擔營銷“導師”的角色。
正在討論、爭論、研究和全方位、大面積實踐中孕育的“中國式新營銷”,將有很大機會成為經典營銷學的真正創新者,成為“新國際時代”下中國企業乃至傳統行業領導企業(包括世界500強)的普世營銷方法論。并不是中國式新營銷讓普世營銷學變得特殊化(或偶然化、古怪化),而是普世營銷學讓中國式新營銷可以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就像美國的經典營銷學在過去幾十年里對世界性品牌形成所起到的作用一樣。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