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宏觀經濟形勢的萎靡導致今年不少行業的日子都過得有點艱難,這自然包括印刷業甚至是與最新技術相伴的數字印刷業。是坐以待斃還是奮力探索,這是個問題,考驗的是企業領導人的信念與決心。就上海數字印刷業的情況看,盡管談不上急流涌動、叱咤風云,但至少可以說是順應市場發展要求著手探究新路的企業不在少數,當然,尋找到一條成熟的屬于自己企業的新商業模式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

數字印刷
奮力探索需要動因
有學者把近二十年來數字印刷在國內的發展情況比喻為“好似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原因是自國內涉足這一領域開始,至今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但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在印刷總量中的占比始終沒有超過1個百分點,而全球的狀況,按照英國派諾(Pari)公司的分析已經達到14%,差距巨大。
數字印刷在中國需要尋求新路是市場的要求:因為數字印刷的單位價格近年來雖有下降但還遠未到消費者的心理價位,市場需求總量的擴張速度不快;因為數字印刷設備這幾年的增速遠大于市場需求的增速,設備的利用率呈現下降趨勢;因為在數字印刷設備的研發與生產上我們缺少強大的投入,至今還是基本依靠泊來品,缺乏話語權;因為門店租賃與勞動力的成本都在持續上漲,與此相對應的是企業的獲利能力持續下滑;因為以提升印刷交貨速度與降低生產成本為使命的合版印刷正努力地與持有同樣使命的數字印刷在爭奪這塊以按需與短版為目標的市場;因為一批使用二手設備的夫妻老婆店以低價奪走了數字印刷的低端市場;……所有這一切“因為”就迫使著數字印刷企業反思自己前面的路應該怎樣走?要么另辟蹊徑,要么坐以待斃。
上海數字印刷行業中的大多數企業選擇了面對市場的再探索,他們不想放棄傾注著自己心血打拼到現在的這塊領地,他們愿意繼續付出努力去尋求數字印刷業發展的新模式,他們愿意為滿足市場需求盡自己企業的一份貢獻,自然,他們更愿意伴隨著市場的復蘇迎來更加光明燦爛的明天。
奮力探索需要符合發展方向
企業有了轉型升級的想法,關鍵在于怎樣轉才符合市場的要求?
探索要解決從以往的待在門店守株待兔、等客上門變為主動挖掘市場需求,努力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攬子服務的問題。于是在上海就有了廣建藝筑數碼公司在原有十來家門店之外單獨組建成立拓展中心的嘗試,以滿足社會上各種個性化的印刷品需求作為企業的使命,新添置了不少小型的但是可能存在著市場需求的設備,從激光雕刻機到條幅噴打機,從鏡框折邊機到覆膜機、打孔機。總之,顧客對印刷的個性化需求由他們提供一攬子服務,即便自己不能全部解決也會通過他們的合作伙伴幫助解決,找到了他們就等于解決了個性化印刷中的所有問題。
探索要解決大量的碎片化訂單與工業化生產要求滿足批量化矛盾的問題,惟有組織滿負荷生產才能達到攤薄固定折舊與提高員工勞動生產力的問題。于是就有了印藝天空上海公司大膽引進本地區首條價格愈千萬的Indigo10000大型數字印刷設備的舉措,希望通過數字印刷機組織合版印刷的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企業、客戶與合作廠商三方共贏的局面。
探索需要緊盯著市場正在發生、那怕是最為微小的變化,積極地投身其中,為之搖旗吶喊。于是就有了上海萊特數碼公司、杭州水平圖文公司這樣的數碼企業,他們除了堅持做自己熟悉的圖文打印工作外,抓住圖文打印正由歷史上的氨熏和激光打印轉向數字噴墨的發展方向,積極地幫助宣傳推廣國產的北京威圖、溫州工正公司生產的噴墨打印設備,延伸自身企業的產業鏈,爭得一塊市場發展的新領域。
探索要敢于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把原本屬于別人的菜拿到自己碗里,前提是給用戶帶來驚喜與方便。應該說,在得到美國連鎖加盟服務公司(FSI)的良好理念后,上海東方網印的加盟服務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在美國十分成功的經驗在中國顯得有點水土不服,企業要向美方支付合作費用,但自己的加盟門店卻因為市場增量不明顯遲遲不愿繳納加盟費。現在,他們在繼續摸索前行的同時,與有關生產廠家合作,在利用路邊報亭推動數碼相片自助打印上下功夫,此招能否得到顧客的認可確實還有待市場檢驗,但此舉至少反映出他們不甘輕易屈服的向上精神。
探索就得為年輕人的成長創造機遇與條件,因為他們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年輕也意味著他們不受羈絆內心涌動著無窮的創意,幫助年輕人實現他們的夢想一定程度上就是幫助自己。于是有了地處同濟大學校園周邊的同晨數碼公司把原有的1個門店改建成大學生數碼創意園的想法,讓大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成為批次交流的平臺。如若這些創意獲得市場青睞,這些創作人可以選擇保留自己創意的權利也可以出價轉讓給公司成為一項推向市場的產品。
還有些企業在觸網,希望通過對接互聯網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業務;有些企業則通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結交了解更多的兄弟企業,以前對不屬自己生產范疇的產品可能是一推了之,以后更多的可能是承接后轉向自己的合作伙伴落實生產,分享由此產生的利潤。
更多的企業他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可能至今我們還不清楚,但除了部分的追隨者隨波逐流、無所作為等待市場的宣判外,更多的企業一定也在默默地尋求自己的發展方向,只是還沒有到可以公開對外宣傳的地步。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奮力探索,與其由別人主宰自己的命運還不如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市場的變化再大,經濟發展環境再艱難,路畢竟還是在自己的腳下。
奮力探索存在著風險
走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存在著成功的可能也存在著失敗的風險,在經濟下行期,風險的成分就更高些,對此,投資人必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在迎接成功為自己帶來歡愉與利潤的同時也得防范甚至承受由失敗帶來的投資打水漂的嚴峻后果。
為了減少企業的轉型升級風險,任何探索都必須從企業的實際出發,要考慮到市場的發展方向、企業的特長、經濟承受能力和人力資源條件,否則,力所不逮,就難以成功。
還是以上述投身探索的數字印刷企業為例:
廣建藝筑公司刻意在滿足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上做文章就是因為這凸現了數字印刷企業的優勢,也符合市場的發展方向。伴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追求差異、張揚個性正成為一種時尚,社會存在著這種需求,企業也具備大致滿足這些需求的能力,適當增加部分設備,再配上具有創意設計能力的人員就可以用小投資打造企業的特色經營。
東方網印選擇增設自助打印照片業務同樣是瞄準了年輕人追趕潮樂意自己動手嘗試的習慣。而且,設備的投資由生產廠家負責,企業承擔的風險相對就較小,對人力資源的要求也算上高,如此,成功的機率就較大。
萊特與水平圖文公司增加噴墨打印設備的銷售是因為他們敏銳地看到了環保要求的漸趨嚴苛,市場正在發生著變化,于是一邊堅持著做自己拿手的圖文打印業務,一邊新增噴墨設備的銷售業務,增加了企業的盈利點。
當然,上述一切嘗試究竟能贏得怎樣的反應還得等待市場檢驗,不少時候想象很美感但現實很骨感,設想與現實間存在著差異。
在市場探索過程中跟風之舉不可取。創新本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拉大企業間的經營差異,跟風導致的將又是同質化,不得不再次開打價格戰,這樣的教訓在已經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已經發生得太多,在現時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是需要嚴格提防的。
電商是近段時間的市場焦點,在互聯網時代,觸網確是所有企業都得考慮的事,但觸網并非都要自建網站,沒有流量的網站就是白白消耗企業的資源。再退一步說,在強調差異化經營的今天,即便是建設網站也得要有自己的特色,能讓用戶在需要時第一想到的是自己。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學者赫伯特·西蒙就說過:“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才是問題的是關鍵,時至今日,又有多少網絡投資人很清晰地思考過自己網站的特色何在?為此,不少網站此起彼伏像過眼流星也就成了現實生活中的一種普遍現象。
9月,筆者有幸受邀參加印貓網杭州、寧波、義烏三地線下服務點的開張儀式,按照投資人的介紹,印貓網除了設備與耗材的銷售外凸現于其它網站的差異在于服務,他們不是以產品銷售為終點,而是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為用戶提供一切他們所需要的服務,包括設備維修、庫存物資調劑、員工培訓、……,顯然,只要這些目標陸陸續續地得到實現,那就是一個有別于一般設備耗材銷售的網站,就是一個有生命力的網站,我們真心希望印貓網一步一個腳印地順著既定目標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在市場供給大于需求的背景下,一部分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企業注定會被淘汰,變,就是為了讓企業順應市場的發展需求。英國進化論學者達爾文說過,能夠在社會生存下來的物種,未必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一定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物種”。換句話說,企業的存在與淘汰與規模大小無關,在于誰更能順應市場發展需求,不能逆來順受地充當一位追隨者,而要爭取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個補缺者,承擔起這份責任關鍵當然在于經營者的敏銳嗅覺與對市場的深耕,因為唯有能滿足市場某種需求的企業才具有最強的生命力。
奮力探索關鍵在于行動
探索需要正確的思想做指導,探索的關鍵在于行動,唯有付諸行動才可能讓自己的企業發生變化,哪怕是細微的變化,集腋成裘也就由量變達到了質變。
引領企業探索的當然是當家人,但僅有當家人的理解、堅持與執著還不夠,還需要有團隊的共同努力,因為天天在一線面對顧客的是企業的一線員工,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他們最先了解,企業變革的決心要通過他們的工作來傳達給顧客,所以轉變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參與進企業的探索才是企業取得變革成功的關鍵。
我們身處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一段時間來,經常看到有人引用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下的話:“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總之,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期社會充滿著矛盾,是一連串的困難,但也是一種機遇,關鍵在于經營者的思想是否跟上了形勢,如何引領自己的團隊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奔向燦爛的明天。
上海乃至全國的數字印刷企業適應市場之路正處于艱難探索中,適合大多數數字印刷企業的商業模式似乎至今還難有定論,但愿有更多的企業參與探索,尋得一條既能滿足市場需要又能為企業帶來利潤的新路。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