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一大早,一打開微信朋友圈,許多人就被滿眼的“8”刷爆了屏幕。還有人給不懂的朋友掃盲——你憋著氣,往微信里不停輸入“8”,一直到氣憋不住為止,然后看總的輸入了幾行“8”,不同的行數代表了肺活量的不同程度,5行是正常人水平,不足5行的說明肺活量有問題了,9行以上你就是超人。盡管這個測體能的方法暴紅,醫生們卻表示:完全不靠譜。昨天,杭州市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朱黎紅說:“憋氣長短并不等于肺活量的大小。這是兩碼事。”

朱黎紅說:這個游戲根本混淆了肺活量的概念,“憋氣和肺活量并無直接聯系,因為憋氣沒有肺容積的改變,我們做肺活量檢測都是通過呼氣來測試的。”
肺活量是指深吸一口氣后所能呼出的氣體的最大容量,而微信里則是測試憋氣時間的長短。容量和時間,這兩者是不能等同的。朱黎紅認為,實際上,即使是憋氣本身,時間長短,也會受到技巧、呼吸肌肉等方面的影響,“你氣吸得很足和吸適量的氣憋著,可能后者憋的時間更長” 。
朱黎紅表示,專業上一般都是檢測肺功能,肺功能有很多指標,肺活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通過呼氣測試,經過電腦軟件的分析,來看受檢測者的肺功能如何”。
既然微信測試肺活量完全不對頭,那平時有沒有什么簡單的辦法比較各人的肺活量大小呢?朱黎紅說,吹氣球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如果平時快走一會或者爬個三四層樓就氣喘吁吁的話,應該要注意肺活量的問題了,“不過不同年齡的人肺活量是不同的”。
平時能通過什么方式鍛煉提高肺活量?朱黎紅認為,對肺部能起到鍛煉作用的運動方式都可以,“常規的有游泳、慢跑。老年人的話,建議練呼吸操”。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