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同時人們對文化消費的期望也相應提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又為實現人們對文化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期望創造了條件。而數字印刷則定位在短版甚至極短版的按需生產和服務上,特點是印量越小,成本越低;當前和今后一個漫長的階段,印刷市場的需求趨勢是印刷產品品種多(多樣化)、印量小(短版化)。
數字印刷之所以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因為它具有比傳統印刷特有的優勢。傳統印刷定位在大眾化生產和服務市場上,特點是印量越大,成本越低;而數字印刷則定位在短版甚至極短版的按需生產和服務上,特點是印量越小,成本越低;當前和今后一個漫長的階段,印刷市場的需求趨勢是印刷產品品種多(多樣化)、印量小(短版化)。對于此類產品需求,數字印刷可以順利地實現1本起印或1張起印,印刷成本也大大低于傳統印刷。數字印刷的短版成本低就決定了它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這是價格決定市場理論的體現。
數字印刷采用的是信息技術、計算機控制,從信息傳遞到直接制版,再到數字印刷乃至快速裝訂,大大減少了產品制作的時間,將傳統印刷對印制周期越來越短的煩惱輕而易舉地予以解決,它可以短到幾個小時,甚至立等即取。這對當前快節奏的市場經濟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因為現代企業競爭的決勝點不再是小魚吃大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同時人們對文化消費的期望也相應提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又為實現人們對文化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期望創造了條件。目前,出版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數字出版快速發展,網絡圖書、網絡游戲、網絡雜志、手機出版物、手機閱讀器等領域的業務模式逐漸清晰;以電子為載體的數字出版也提上日程,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產業鏈。數字出版產值迅速增長:2008年數字出版總產值為530億元,而2009年為750億元,同比增長了42%,超過了傳統出版的增長速度。近幾年數字出版繼續快速發展。新聞出版總署在《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國數字出版產值力爭達到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的25%。把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作為重點,促進出版產業的轉型。數字出版的這塊大蛋糕中也有以紙質為載體的數字出版,這就為數字印刷提供了拓展市場的基礎。可以說,今后更大份額的圖書印刷將轉向數字印刷平臺,數字印刷總印量將呈現穩定持續的增長勢頭。
可變數據印刷也是數字印刷的一種形式,前景廣闊。近年來,物聯網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物聯網產業及其核心技術之一RFID(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增長潛力巨大。據國際知名RFID市場調查咨詢公司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RFID市場總額將達到56.3億美元,比2009年的50.3億美元再有提升。其中用于卡片、票據、護照、藥物等領域的RFID占64%。另據有關資料顯示:自國家藥品監管局和國家質檢總局于2007年宣布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碼以來,全國4000家制藥廠中的3000家(含307種基本藥物)需實施電子監管碼,每年需300億平方米的標簽需要噴碼。此外,有些酒類、食品、化肥、種子和飲用水等產品也開始使用電子監管碼。截至2010年10月底,實施電子監管碼的備案企業已達1121家,賦碼上市94.25億件。未來的RFID門票將成為一種主流應用,覆蓋展會、演出、旅游區門票、交通運輸車票等多種領域和行業。凡此種種,無疑給標簽印刷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未來3年的增長率可達15%。數字印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協作。在政策方面,發展數字印刷已列為《振興文化產業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印刷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重點拓展的領域。
總之,數字印刷作為高新技術,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一定的扶持。新聞出版總署于2011年1月11日印發了《數字印刷管理辦法》,并從2011年2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是經歷4年多調研后制定出來的,是在全球數字化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印刷產品和服務需求便利性、差異性、多樣性的要求下誕生的規范性文件。它將有助于我國印刷業的轉型升級;規范數字印刷企業的經營活動,一批數字印刷企業將獲“身份證”,名正言順地開展各種數字印刷業務。數字印刷市場將更加有序健康地發展。發展數字印刷需要設備、器材供應商的配合與支持。許多設備、器材生產企業早已運籌帷幄,研制開發出相應的設備和器材,并不斷完善和改進,提升性能和水平,供應市場。他們還以完善有序的營銷體系和客戶信息網絡,滿足印企的實際應用需求,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為印企拓展數字印刷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