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2012年是中國團購行業的“冰封期”,業界普遍認為團購行業存在泡沫,團購網站的盈利能力一度引發懷疑,導致團購網站資金鏈緊張,大量團購網站倒閉轉型,一線企業艱難維生。團購企業欺詐案例也見諸報端,一些消費者開始對團購敬而遠之。然而,究其根本,消費者依然對特惠商品抱有很大興趣。企業需要以團購為借鑒,更理性地把握消費者追求特惠商品的心理,創新商務模式。
中產階層成為“特惠控”
“不要以為只有那些生活窘迫的人們才鐘愛優惠券,‘特惠控’們往往是生活優裕的中產階層”,上海悅行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營銷專家徐雷在發表于《IT經理世界》3月刊上的《特惠為什么是性感的》一文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一觀點的證據是:去年,網絡民意調查公司HarrisInteractive對1000多名美國消費者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優惠券使用率最高的是那些富有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中產階層。調查顯示,在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成人中,有61%表示他們在過去6個月里使用過優惠券。此外,與高中以下學歷的人士相比,擁有大學學歷的成人在過去半年內使用優惠券的次數是前者的兩倍。在過去6個月里消費過任何類型優惠券的人士當中,3/4的消費者生活在大城市。
還可用來佐證人們對優惠產品迷戀的信息是:尼爾森2011年10月的調研顯示,在八種主打省錢攻略中,最受全球消費者熱愛的兩個是打折季節購物和使用優惠券。 2011年9月市場調查公司Mintel的數據表明,62%的美國消費者和58%的英國消費者不打算用全價購買衣服。2010年德勤的調研說,81%的美國消費者認為,用折扣券或者購物卡省下錢來是一件愉悅的事情。美國團購導航網站Yipit 2011年9月的統計顯示,最好賣的前十個每日特惠品中,有399美元的七晚度假村客房、6美元的漢堡餐、5美元電影票和蘇打水套餐、70美元的劇院票。
中國的情況也是一樣。尼爾森的數字中,首選折扣券的中國消費者比例達67%。城市中產階層對特惠產品的熱情也是異乎尋常的高漲。今年2月,旅游特惠服務商Travelzoo通過其新浪官方微博獨家發布了一款旅游套餐信息:位于泰國蔻立的萬豪溫泉度假村三晚超值套餐,預訂價1700元人民幣,相當于原價的三五折,并且當年10月底有效。這個套餐在數天內被用戶轉發了3000多次,2000套被搶購一空。購買者無一例外為京滬深廣四地追求短期海外度假的中產階層白領。
消費者本能地喜愛淘到最好的特惠,或獨享的折扣、回報。討價還價曾經被視為過于精明,占小便宜,但如今卻成為一種本領:你能夠拿到大折扣、最好的特惠,這是心跳的感覺。不僅如此,追求特惠產品還意味著消費者對消費過程更大的控制能力:以更少的錢獲得更多的價值。人們熱愛高性價比和超值的東西,這意味著節約下來的每一元錢,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新產品、更好的服務,以及更豐富的體驗。
印聯傳媒轉載自鳳凰網
相關閱讀:第187期印聯培訓分享專題
柯達破產保護與數碼印刷專題
富士施樂 施樂還是“施惡”
牛云老師精彩積分制講解讓學員們獲益匪淺
第187期圖文快印企業精英教練營圓滿落下帷幕
張雙儒:2012印刷市場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分析:印企應當如何應對數字印刷轉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