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目前,越來越多的紙質版期刊正在成為歷史塵埃。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馬云曾說:“變革是痛苦的,但我們要是不變革,未來會連痛苦的機會都沒有!”眼下,傳統期刊出版界、數字閱讀企業已攜手并進。

社會化媒體、云計算、大數據……當網民在一波又一波的數字化浪潮里大呼過癮時,傳統期刊出版人似乎有些喘不過氣來。越來越多的紙質版期刊正在成為歷史塵埃。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馬云曾說:“變革是痛苦的,但我們要是不變革,未來會連痛苦的機會都沒有!”眼下,傳統期刊出版界、數字閱讀企業已攜手并進。
傳統期刊:夾縫中邁開腳步
“期刊依托整個集團化、集群化的數字出版平臺進行有效傳播已經成為必然。”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出版中心主任王異的觀點,代表了多位科技出版人的共識。
王異分析說,2012年我國數字出版總產值已經達到1935億元,但細分市場就會發現,網絡游戲、手機出版占據了半壁江山,而電子書、網絡期刊、數字報紙的收入不足3%。“如果我們只是將紙本數字化后放到網上,不提供任何增值和信息服務,是難以在市場中立足的。”
作為在科技期刊中占有相當比例的醫學期刊,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姜永茂總結到,與國際同業相比,我國醫學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總體水平比較低。多數期刊停留在采編系統的應用、期刊網站的建設以及傳統期刊產品數字化這樣的初級階段。從數字化出版的產業鏈來看,國外主要出版商采取以內容服務商為主導的模式,在我國,由于醫學期刊比較分散,絕大部分采用以技術服務商、數字運營商為主導的模式,使得內容生產整合優勢無法與技術優勢充分融合。
盡管遇到諸多困惑,業界還是普遍看好傳統期刊在數字時代的產業環境。王異認為,作為數字出版主體的傳統出版業,也改變了盲目跟從的狀態,在積極求變求新,并邁開自主研發的腳步。
目前,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期刊建設方面,已完成完整的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工作流程,該平臺實現了文獻鏈接、流程定制,目前已有29家編輯部在線。
數字閱讀企業:愿為領航者
作為國內打造數字閱讀平臺的領軍企業,方正電子和天翼閱讀感受著數字出版的變遷,也從容地表達自信。
“在社會化網絡、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全面顛覆出版傳媒產業的商業模式,期刊行業面臨全新挑戰的背景下,方正電子將以持續創新的力量助力期刊行業應對挑戰,推動我國期刊行業的整體發展。”方正電子數字出版與教育業務部產品副總經理張林表示。
天翼閱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偉說,最近幾年產生的信息量相當于過去整個信息量的9倍,在內容的汪洋大海中,大量用戶在利用碎片時間進行淺閱讀,沒有機會去思考、反思乃至提升,因此娛樂化的作品看似更受歡迎。“讀者的成熟度會逐步加深,在內容偏好上正經歷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天翼閱讀打造的“聽書”品牌在內容與介質的融合方面已作出積極探索。
張林認為:“社會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的變化,是從信息的經營走向人與人關系的時代。”他舉例說,以前覺得微信跟媒體沒什么關系,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通過微信進行內容傳播和營銷。
隨著云計算的普及,方正正在打造科技期刊領域的互助出版平臺。其產品“方正書暢科技期刊同步出版解決方案”打通了科技期刊稿件的采編與排版環節,在滿足傳統紙質出版的要求下,可以同步產生適合網刊、數字出版的數字產品。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