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鑒于以e租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事件不斷爆發,猴年春節前后,多部委已聯合啟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而隨著今年1月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結束,正式版的暫行辦法也將會很快推出。因為有法可依,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野蠻生長將在今年得到有效控制。不過,筆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為P2P網貸轉型提供機遇。從未來發展著眼,打造綜合性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才是P2P網貸轉型的最終目標。

瘋狂生長背后風險事件頻發
P2P行業的快速發展只是近幾年的事。2006年成立的宜信、2007年成立的翼龍貸、2008年成立的拍拍貸稱得上是最早的一批。自2010年起,P2P網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整個P2P網貸行業才逐漸被公眾知曉。據統計,自2006年開始,P2P借貸平臺在中國陸續出現并呈快速發展趨勢,平臺數量從2009年的9家增長至2012年的110家。截至2013年末,至少有238家活躍的P2P借貸平臺,整體數量在700家到800家之間,成交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而盈燦咨詢聯合網貸之家發布的《網貸行業2015年度報告》顯示,到2015年底網貸運營平臺已達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加了1020家,同比增長65%;2015年網貸成交量達到9823.04億元,相比2014年網貸成交量(2528億元)增長288.57%,預計2016年年底網貸行業貸款余額或超1.5萬億元。而據深圳金融辦統計顯示,在深圳商事登記注冊的金融公司已突破2295家,其中P2P平臺占據近半,數量居全國第一。從成交和貸款余額看,其成交額約2300億元,居全國第二,排在北京之后;800多億元的貸款余額,居全國第三。
然而,在P2P行業瘋狂生長的背后,卻是風險事件的頻發。有些是P2P老板卷錢“跑路”,搞龐氏騙局;有些是老板雖然沒有“跑路”,但卻是下跪乞求投資者的理解。這兩種做法有別但結果相同,就是投資者的錢沒了。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2595家網貸運營平臺中有896家出現問題,是2014年的3.26倍。面對P2P行業的風險頻發,談“P2P”色變成了金融這個風口里最不安分的因素。有的銀行為了規避P2P行業的風險,采取了“因噎廢食”的做法。比如節前某些銀行就明確表示,嚴禁各級機構為P2P等各類網絡借貸平臺提供任何網絡支付接口。而這些銀行因支付通道帶來的風險蔓延和負面影響而關閉了支付機構接口,不僅會損失相應的支付服務費用,在資金存管方面也有負面影響,其中所遭受的損失不可小視。
依法加強監管劍指“P2P跑路現象”
同樣,面對P2P行業的風險頻發,制定法規依法加強監管就理所當然了。這次P2P監管意見征集,劍指“P2P跑路現象”,得到眾多業內人士認可,并征集到許多合理化建議。其一,明確P2P退出機制。應進一步完善P2P退出機制,如今P2P受眾極廣,部分出借人不具備專業技能,承受風險能力低。一旦發生風險不妥善處理,很容易轉換為社會問題。其二,加速P2P資金存管業務。銀行接手存管事宜進展緩慢,盡管目前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十余家銀行都在籌辦P2P存管業務,但至今還沒有完整細規落地。其三,禁止P2P建立“資金池”。P2P必須保持獨立性,只允許P2P起到連接作用,從成交中獲取一些正常利潤,一定要制止P2P建資金池,只要沒在這方面做好控制,就會衍生腐敗,就難免會有一批不良企業借機,做一些損害投資人利益的事情。其四,P2P“跑路”賠償。P2P網貸機構不僅僅是一個信息中介平臺,還必須提高資產端的運作能力和征信負債端的能力,甚至P2P應該給投資人提供全額賠付的保障。那么,不久之后,隨著行業管理暫行辦法的正式出臺,P2P網貸行業內部“洗牌”加劇,平臺競爭會進一步加強。
當然,眼下管理層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對P2P網貸進行規范,最主要因素還是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這毋庸置疑。其中,明確網絡借貸只是信息中介機構這樣的定位、劃定不可逾越的“十二道紅線”以及規定簽訂銀行存管協議等條款,在當前來看都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實現新型金融業態監管全覆蓋,有效防范和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
不過,管理層對P2P網貸行業管理實行的只是暫行辦法。幾年后,隨著金融綜合經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也許整個金融行業都會重新洗牌和整合,比如真正合規經營的P2P網貸平臺,在具備了升級條件和資信后,是否可以轉型為提供綜合金融信息服務的平臺機構,這也完全有可能的。因為,未來“互聯網+”時代,綜合性、一站式、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平臺就是P2P行業轉型的目標。也就是說,P2P平臺必須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并整合各方資本運作與資產管理,構建更加豐富專業的金融信息集聚平臺,提供綜合性、專業化的產品信息服務,機制更靈活、選擇更多樣、服務更周到,真正實現多方共贏,全面打造綜合性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給客戶更全面、更多樣的選擇,實現金融資源綜合配置,實現平臺的綜合發展。尤其是互聯網大資管無疑是未來P2P網貸行業的巨大創新領域,而互聯網大資管本身就是金融綜合經營的互聯網化。而且,用做資產管理的風險控制的內核+互聯網先進的傳播和匹配特定用戶的方式,將成為一種趨勢?;ヂ摼W使金融行業相關業務更加快捷方便,使原本高端的理財業務或者借貸行為變得異常簡便,同時也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手續流程,為使用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當然,這樣一來,就有了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機構之間存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甚至會出現破產、兼并與重組。所以,針對金融綜合經營的金融綜合監管框架的推出也是勢在必行了,整個金融監管體制以及監管制度框架也要與時俱進徹底改革,以適應金融綜合經營發展的需要。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