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11月11日又要來臨。一個很平常的日期,因“四個一”湊到一塊,便被捧為“光棍節”。可惜,這個本該屬于各路“媒人”狠命挖潛的好日子,卻被精明的電商利用了,開發成了全民“購物狂歡節”,關注焦點轉向,讓我等急著“脫光”的大齡青年情何以堪。

我很納悶,為什么各種婚戀網站、婚姻介紹所就沒能把握好機會,把“光棍節”經營得有聲有色?婚戀網站的一位朋友告訴我,這和不少人將失敗的感情歸咎于互聯網及手機有些關系:網絡上欺騙感情的騙子出沒,一不小心就著了道;網站的征婚對象與現實反差太大,網戀往往“見光死”……其實,自從媒人這個職業誕生,“感情騙子”、“見面不如聞名”的風險就存在,又怎能將此歸咎于手機和互聯網呢?實際上,手機和互聯網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種新的交流方式,跟媒人的口頭“吹噓”、自己書寫的“情書”等戀愛方式沒什么不同,而無論哪種交流方式都無法避免愛情會遭遇挫折。同樣,無論哪種交流方式也能產生歷久彌堅、可歌可泣的愛情。所以,請千萬不要因噎廢食,排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愛情。
與傳統的戀愛方式相比,移動互聯網時代愛情的“長度”改變了:一是時間的長度變了,“一封情書的往返,往往要20天,真是可嘆!”生活在手機、互聯網、社交平臺中的青年男女不會再有此煩惱;二是文字的長度變了,書信的綿長縮減至短信的袖珍,戀愛中的男女再也不用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地遣詞造句,有時一兩個字甚至發一個表情就能傾訴彼此的相思之苦;三是地域的長度變了,如今,天涯不過咫尺,身處兩地的戀人用手機就能接納對方的音容笑貌,“有緣千里來相會”變成了現實,異地戀不再是難事。
有利自然有弊,有人說匿名是造成移動互聯網愛情先天性撲朔迷離的根源,匿名雖能令愛情主角產生神秘感和好奇心,但同時也令當事人有種云山霧罩、信任感缺乏的感覺。所以,無論網戀,還是相親,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
移動互聯網時代追求真愛多了很多途徑,那么問題來了,婚戀為何還是不容易?說白了,移動互聯網只是改變了相戀途徑、戀愛方式及戀情發展形式,它改變不了愛情的本質。對單身男女來說,要利用移動互聯網去擴大生活圈、交友面,去展示自己,尋找更多的機會,然后去現實中交往,愛情才容易開花結果。如果只是一味在移動互聯網中游戲、刷屏、玩博,只會讓你更加孤家寡人。何況,無論以何種方式戀愛的兩個人結了婚,就像在地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圈,自己站在圈內,技術上說,里面的男女,無論誰一抬腿就可以走出來,外面的人也能輕易地走進去。圈內的兩個人愿不愿意分開,完全取決于感情的基礎、家庭的責任和婚姻的維護,與戀愛方式是傳統型還是“移動”型沒有多大關系。
“雙11”在即,不要再讓電商與購物狂專美,“光棍節”,剩男剩女,大家約會吧!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