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移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的用戶爭奪戰高潮迭起,連續幾個月來,雙方已在打車、零售等領域展開了激烈的近身肉搏,不惜以大力度的返利來吸引用戶。隨著微信理財服務的推出,這種用戶爭奪戰更是達到了白熱化階段。
“燒錢”拉攏打車族
隨著支付寶錢包和微信相繼推出打車支付優惠活動,雙方對移動支付用戶的爭奪戰進入刺刀見紅階段。從1月15日開始,繼北京之后,支付寶聯合“快的打車”在上海悄然啟動支付業務拓展,支付寶派人駐守推廣點,為的士司機安裝手機支付寶錢包,打印收款用的二維碼。據了解,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開展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向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款的乘客及的士司機提供一定金額的“獎勵”。
無獨有偶,1月10日,騰訊入股的嘀嘀打車也悄悄在一線城市啟動推廣活動,在微信或嘀嘀打車軟件內使用微信支付,可獲得10元的車費減免優惠,更有免單的名額。
不難看出,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如此“燒錢”搶用戶的背后,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爭搶用戶。同時,如果能把打車族的支付習慣培養起來,也有利于這兩家第三方支付拓展更多線下應用場景和商戶,進一步“黏”住用戶。
除了在打車市場的拉鋸戰,雙方還在零售市場開辟了第二戰場。近日,繼美宜佳之后,紅旗連鎖、華東的“喜士多”、華南的“喜市多”這三大便利店品牌也全面支持支付寶錢包的“條碼支付”應用。至此,全國支持支付寶條碼支付的便利店增至約8000家。
“很快,7-Eleven也會接入我們的條碼支付應用。”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寶內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支付寶已經在和一些超市商戶接洽,條碼支付有望迅速在零售業普及,這主要是因為條碼支付的流程簡單、免去收銀員找零的麻煩。
支付寶新業務部總經理王麗娟表示,支付寶錢包超過1億的用戶以及賬戶綁定了銀行卡,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擁有現金流的群體,這種優勢受到很多商家認可。
雖然起步時間較晚,但微信支付拓展商戶的速度也令支付寶倍感壓力。去年年底,海底撈火鍋宣布接入微信支付掃碼支付。今年1月3日,7天連鎖酒店的微信公眾賬號和分店也接入了微信支付。近日,去哪兒網的移動客戶端也開始與微信支付合作。
一位不愿具名的便利店高管告訴記者,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該公司都會考慮合作,一方面支付寶具有用戶數目巨大的優勢,至于微信支付,雖然目前用戶量還難與支付寶比拼,但微信是當前最流行的社交平臺,也是營銷推廣的強大平臺。
不過,從目前態勢看,在商戶拓展方面支付寶暫時領先。據前述支付寶人士分析,這得益于支付寶背靠淘寶和天貓的優勢,由于后兩者有存量合作商戶,只需要商戶的線下收銀系統配合改造就能接入支付寶錢包,拓展速度自然比微信快。
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王維東表示,接下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競爭將更集中于零售類的小額支付場景,因為零售類消費量大,消費頻率高,十分適合移動支付的應用。
理財通對撼余額寶
據了解,微信用戶數量早已超過6億,而支付寶錢包用戶數超過1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支付寶擔心的是微信用戶轉化為微信支付用戶的潛力,這需要微信想方設法讓更多用戶綁定銀行卡。然而最近,支付寶的這種擔心正加速轉化為現實。
1月15日晚,就在支付寶宣布余額寶規模超過2500億元后不久,微信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理財通”悄悄上線,且第一期產品在短短半天時間內額度就被一搶而空。這馬上引起了支付寶的高度關注。
雖然微信方面沒有對外透露理財通的銷售數據以及新增綁卡人數,但王維東認為,理財通的推出肯定會顯著增加微信用戶的綁卡人數,并通過微信用戶之間的口耳相傳擴大影響。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理財通推出后,不少用戶第一時間對比的是該產品與余額寶的收益,但兩者由于性質接近,收益率僅相差零點幾個百分點。對此,一位微信支付業務相關人士透露,接下來理財通可能會用返利的手段吸引更多用戶購買。
但前述支付寶人士表示,對于支付寶和微信來說,余額寶和理財通只是一種增值服務,一種“黏”住用戶的手段,收益率孰高孰低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看誰的支付更快捷、更安全”。
據了解,購買理財通的過程,采用的是類似網頁版快捷支付模式,即微信后臺的財付通系統與銀行直連,直接從銀行卡轉入理財,轉出同理,但余額寶除了前述模式外,還有通過支付寶賬戶余額轉入的模式。
對此,微信支付人士稱,之所以微信理財通只采用銀行到理財賬戶的直接轉入模式,是擔心如果通過財付通余額賬戶轉入會增加一道交易風險,也不利于精簡支付流程、提高支付體驗。不過,支付寶人士則認為,余額寶為用戶提供了多一種模式的選擇,畢竟支付寶用戶經常網購,很多用戶養成了在支付寶賬戶留存資金的習慣。
有趣的是,一方面,微信跟風推出了“類余額寶”理財服務,另一方面,近期支付寶錢包8.0版本推出后,也有支付業人士質疑支付寶“抄”了微信的界面設計,稱“很像微信”。
電商行業人士表示,至于支付安全性方面,兩者的設計本來就很雷同。首先,雙方都為理財金額的潛在被盜風險設置了賠付機制;其次,在密碼安全上,在原有的支付密碼基礎上兩者均可設置獨立啟動密碼。
王維東認為,隨著競爭愈演愈烈,第三方支付的功能和服務會明顯趨同。但作為一款支付產品,制勝關鍵是如何讓用戶用的放心,“普通用戶無法理解專業的支付原理,因此微信和支付寶未來都應該在用戶教育上多下功夫”。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