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1元買輛車,10元拍電影,100元就可以當“老板”做股東……也許有人質疑,這是癡人在說夢話嗎?其實,在互聯網眾籌模式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什么是“眾籌”?簡單說,有一個好創意,但缺錢。于是向大眾籌集資金,一人添把柴,一旦在規定時間內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使創意項目成功付諸實踐,眾人便可有權分享成果……“世界是展現想象力的畫布”。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的首頁上,醒目地寫著這樣一句話。如今,這句話正在激勵著無數懷揣夢想的創客們涌入眾籌的懷抱。
聚沙為塔 為夢想插上翅膀
一個帶有USB插口的插線板,可以讓自己的手機、Pad、充電寶等直接插入,試想一下,它值多少錢?近日,京東眾籌推出了一個1元起參與的“眾籌”項目——“小U”智充插線板。“4個國際AC插口,4個USB插口,滿足電腦、手機、平板等多個數碼設備同時充電”,花1元錢,就可以支持這個項目,未來還有可能被抽中獲得第一批上線的產品。支持資金越多,產品上線后獲得的權益越大。為了早日拿到這樣的插線板,網友們紛紛慷慨解囊。
據稱,這是一個來自深圳的創意團隊,他們從研發到上線眾籌僅花了5個月的時間,竟然在30天的時間里,快速吸引了12996名支持者,籌集了205萬多元資金,遠遠超出了原定的50萬元的眾籌目標。如今,這個產品已經在京東上開售了,瞧!這就是眾籌,讓不可思議變成過去式。
眾籌利用了互聯網傳播的特性,讓小企業或個人向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進而獲得資金援助開展項目。眾籌的內容可以是災害重建、民間集資、競選活動、創業募資、藝術創作、自由軟件、設計發明、科學研究以及公共專案等,五花八門。目前,國內專門從事眾籌的網站越來越多,還有一些像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也被吸引加入進來。
眾籌的鼻祖,據說是美國網站Kickstarter。這家網站打破了傳統的融資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過眾籌模式獲得從事某項創作或活動的資金,使得融資的來源不再局限于風險投資等機構,而可以來源于大眾。這種模式在歐美逐漸成熟,并推廣到了亞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區。某知名行業研究數據顯示,僅2015年上半年,中國眾籌行業成交額逾50億元,超過2014年的兩倍,增長驚人。
2015年12月,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全球最大的產品眾籌網站Kickstarter聯合創始人Charles Adler做了演講,他表示,2009年在美國成立的Kickstarter眾籌平臺自上線以來,已經為96000個項目提供了20億美元的支持。“大家不要放棄現實生活當中一些小小的靈感,因為你只要找到了渠道,這些創意的想法很可能會有生命,并且會實現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種類繁多 眾籌口味隨你挑
網友樂然是北京一家外資公司的職員。她是個準媽媽,想給未來的寶寶更好的呵護。“想買一款既能加熱又有過濾功能的熱水壺,京東、淘寶挑了個遍,最后選定了淘寶眾籌的一款新科技產品。”樂然說,“產品本身的功能我很滿意,而且49元的價格我也能接受,所以我也眾籌了一把。”去年12月27日下午3點半,樂然敲擊鍵盤,完成了支付。就此,她成為該眾籌項目的第219位投資人。而此時,該項目距離結束還有14天的時間,卻已經超額完成了預計的眾籌目標。
隨著眾籌的日漸火熱,吸引的不僅是像樂然這樣的普通網友,連互聯網大佬們也紛紛觸手這塊大蛋糕。目前,國內眾籌主要分為四大類,即產品眾籌、公益眾籌、股權眾籌、債權眾籌,其中產品眾籌以絕對優勢拔得頭籌。
據鳴金網統計,截至2015年5月31日,京東眾籌成功籌資20621萬元;淘寶眾籌成功籌資11700萬元;蘇寧眾籌成功籌資726萬元。從總體統計來看,產品方面,京東眾籌籌資額占比高達58%,淘寶眾籌以33%的占比緊隨其后。淘寶、蘇寧、京東,三大電商在商品眾籌平臺可謂三足鼎立。
2014年7月1日,京東眾籌作為京東金融第五大業務板塊正式誕生,以打造門檻低、新奇好玩、全民參與的特色吸引眾人目光。京東眾籌事業部負責人高洪偲說,眾籌是一種思想,這包括籌人、籌智、籌資源以及幫助消費者在大量工業時代的標準化產品里面,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調性和品質需求。
當然,股權眾籌也因其打破傳統的只有專業投資機構才能參與股權投資的界限,讓普通人有機會參與,實現人人都可以當“老板”的優勢,吸引了不少跟投人。在業內,人人投、眾投邦、愛就投、36氪、天使匯等平臺轟轟烈烈、爭先恐后地展開了股權眾籌業務,生怕落于人后。此外,公益眾籌和債權眾籌也各自分割了剩余的眾籌市場。
概念亂飛
不要讓眾籌變成“眾愁”
“眾籌是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基礎上的新事物,有可能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要籌資方式。”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咨詢委員會主席龍永圖說。世界銀行預測,到2025年,中國眾籌市場將達500億美元。由此,全民皆創業的熱潮滾滾而至。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一些人也玩起了“眾籌”的概念。“朋友圈里成天有人發布‘眾籌信息’,從低價海參、健康面膜,到某款電子硬件、甚至出書……”網友“六號公路”表示:“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正規的眾籌,怎么看著倒像是團購商品啊?”
業內人士坦言,隨著眾籌概念變得時髦,借用眾籌的概念謀利,成為某些人的小伎倆。事實上,由于眾籌在國內生根發芽時間尚短,加之具體監管措施尚不完善,國內眾籌頻頻出現黑幕,眾籌變“眾愁”。有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6月,倒閉的眾籌平臺達24家。業內人士提示,對于眾籌概念并不清晰的普通網友,選擇小額的商品眾籌未嘗不可,但大額、有風險的股權眾籌還是三思而后行。
參與眾籌應選擇正規的網絡平臺,因為一旦眾籌不成功,投資者的錢將通過平臺全部返還給參與者。國內眾籌與國外眾籌最大的差別在對支持者的保護措施上,國外項目成功了,馬上會給項目發錢去執行。而國內為了保護支持者,把它分成了兩個階段,會先付50%的資金去啟動項目,項目完成后,確定支持者都已經收到回報,才會把剩下的錢交給發起人。網友們特別要對承諾資金收益、回報率頗高的眾籌項目保持警惕,避免財產損失。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