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數字印刷近年來已經成為中國印刷及快印行業發展的聚焦點。2013年中國印刷及數碼快印行業失去了很多原有的大量傳統訂單業務,這也迫使很多傳統印刷企業紛紛轉向數字印刷及網絡快印。但是,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您是否有認真謹慎的思考過,數字印刷是否適合您的企業發展?

傳統印刷廠:找到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印刷廠對于數字印刷的到來,各自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大恒數碼及虎彩是走數碼印刷之路較早的企業,也是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正如大恒李總所言,他們是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虎彩也在煙包印刷的基礎上,由產品向服務進行轉型。
并非所有企業都要走同質化模式,如華聯這樣的大型企業自成立起就擁有數碼印刷設備,也一直在嘗試著數碼印刷,但依然較為謹慎的持續觀望數字印刷的走勢,朱總不斷在思考數碼印刷,正如她所言,按需印刷的通道還未真正打開,很多環節還在走傳統印刷的流程和模式,雖然全行業也在數字全流程模式方面做出各種嘗試,但還需要一定時間。
目前在很多企業中,數字印刷不能夠生根發芽的因素大致有三:
一是數碼印刷設備和油墨等配套耗材價格居高不下,讓企業很難承受,有些企業即使買得起也未必養得起。
二是產品質量關。
三是庫存等問題,讓企業的數字轉型不能一刀切,這需要一個過程,循序漸進的完成創新轉型。
圖文快印店:先天優勢搶奪先機
在出版社、傳統印刷廠等幾大開展數字印刷的相關行業中,唯有圖文快印企業擁有著開展數字印刷及數碼快印的“先天”優勢。一方面相對于傳統印刷廠,圖文快印企業不會有庫存以及產品質量等問題的擔憂,另一方面相對于出版社,圖文快印企業又擁有著龐大的具有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客戶群體,因此,圖文快印店在開展數字印刷及數碼快印業務時擁有著“先天優勢”的條件。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合肥美辰圖文在跨界合作,優勢資源互補的平臺上,已經實現了業績的重大突破,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出版社:努力嘗試擁抱數字化
在出版社與印刷企業的激烈探討中,記者感受到很多企業對數字持支持態度,但在實際生產中多數還是與傳統印刷進行互補,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沒必要讓數字印刷完全取代傳統,也不應將傳統的長處對比數碼的短處,或許在現階段,兩者有機配合才是真正適合印刷企業發展的最佳方式,更能夠發揮企業的最大價值!
在討論中,有企業提到剛剛過去的雙11營業額驚人,一天內賺的缽滿瓢滿,這讓包括久居傳統領域的印刷族們感受到市場更新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正在或是有意擁抱網絡與數字。眾所周知,現在消費者對于圖書的需求是多品種、低數量,這樣,數字印刷便有呼之欲出之勢,通過數字印刷毋庸置疑能夠擴大企業在市場的占有率,更新速度也相對較快。外研社、北京出版集團等單位都在進行按需出版印刷的嘗試,將短尾變成長尾,減少圖書在企業中的庫存,北京出版集團更將圖書電子化,把電子文件作出整理,為今后的電子版權和按需出版作出準備。
編輯觀點:
數字印刷及數碼快印是當前中國印刷及快印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但是無論是傳統印刷廠或是出版社以及圖文快印企業,在觸網及試水網絡印刷及數碼快印時,首先需明確企業定位和戰略,謹慎盲目跟風及隨大潮,避免重蹈龍櫻網及涂書網的覆轍。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